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2.1 借壳上市相关内容 | 第19-20页 |
2.1.1 企业合并概念 | 第19页 |
2.1.2 借壳上市概念 | 第19-20页 |
2.1.3 壳资源与壳公司 | 第20页 |
2.2 借壳上市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并购协同理论 | 第20-21页 |
2.2.2 信息信号理论 | 第21页 |
2.2.3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1页 |
2.2.4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1-22页 |
2.3 并购基金相关内容 | 第22-23页 |
2.3.1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 第22页 |
2.3.2 并购基金的概念 | 第22-23页 |
2.3.3 并购基金的盈利模式 | 第23页 |
2.4 会计处理方法相关内容 | 第23-26页 |
2.4.1 借壳上市会计处理的规定 | 第23-24页 |
2.4.2 购买法与反向购买法 | 第24页 |
2.4.3 权益性交易法与权益结合法 | 第24-26页 |
第3章 嘉林药业借壳上市案例介绍 | 第26-36页 |
3.1 交易双方基本情况的介绍 | 第26-30页 |
3.1.1 嘉林药业的介绍 | 第26-27页 |
3.1.2 天山纺织的介绍 | 第27-30页 |
3.2 借壳上市交易双方的动因 | 第30-32页 |
3.2.1 嘉林药业借壳动因 | 第30-32页 |
3.2.2 天山纺织售壳动因 | 第32页 |
3.3 借壳上市方案内容 | 第32-36页 |
3.3.1 重大资产出售及置换 | 第32-33页 |
3.3.2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 第33-34页 |
3.3.3 股份转让 | 第34页 |
3.3.4 募集配套资金 | 第34-36页 |
第4章 嘉林药业借壳上市案例分析 | 第36-56页 |
4.1 并购基金对企业借壳上市的作用分析 | 第36-40页 |
4.1.1 并购基金的融资作用分析 | 第36-37页 |
4.1.2 并购基金的价值提升作用分析 | 第37-39页 |
4.1.3 并购基金的风险规避作用分析 | 第39-40页 |
4.2 借壳上市方案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0-46页 |
4.2.1 上市公司股本总额及股本结构变化分析 | 第40-41页 |
4.2.2 本次借壳交易成本收益测算 | 第41-43页 |
4.2.3 不同公司借壳上市的成本收益对比分析 | 第43-45页 |
4.2.4 不同借壳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 第45-46页 |
4.3 借壳上市后的会计处理问题分析 | 第46-51页 |
4.3.1 本次交易的会计处理 | 第46-48页 |
4.3.2 不同交易结构下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 | 第48-49页 |
4.3.3 不同会计方法的经济后果比较 | 第49-51页 |
4.4 成功借壳后的市场效应分析 | 第51-56页 |
4.4.1 借壳上市的短期市场效应 | 第51-54页 |
4.4.2 借壳上市的长期市场效应 | 第54-56页 |
第5章 嘉林药业借壳上市的启示及思考 | 第56-59页 |
5.1 并购基金对企业成功借壳上市具有推动作用 | 第56页 |
5.2 选择适当交易模式是借壳上市成功的关键 | 第56-57页 |
5.3 采用权益性交易法有利于公司借壳上市后的持续发展 | 第57-59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9-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6.2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