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测算方法及减排政策研究

致谢第5-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序言第12-20页
1 绪论第20-36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20-27页
        1.1.1 选题背景第20-25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1.2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第27-30页
        1.2.1 研究范围第27页
        1.2.2 相关概念第27-30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0-36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32-36页
2 相关理论基础、方法及文献综述第36-64页
    2.1 基础理论和方法第36-50页
        2.1.1 基础理论第36-44页
        2.1.2 相关方法第44-50页
    2.2 文献综述第50-63页
        2.2.1 建筑碳排放测算对象及测算方法第50-56页
        2.2.2 建筑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及指标第56-60页
        2.2.3 碳排放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及减排绩效第60-63页
    2.3 本章小结第63-64页
3 碳足迹视角下中国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及测算方法第64-96页
    3.1 碳足迹视角下建筑全产业链及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内涵第64-69页
        3.1.1 碳足迹视角下的建筑全产业链第64-66页
        3.1.2 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内涵第66-69页
    3.2 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的综合测算方法第69-82页
        3.2.1 “投入产出+统计分析”的综合测算方法概念模型的提出第69-70页
        3.2.2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生产物化阶段建筑碳排放的测算方法第70-76页
        3.2.3 基于“建筑能耗统计”的消费使用阶段建筑碳排放测算方法第76-82页
    3.3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第82-94页
        3.3.1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碳排放测算结果第82-86页
        3.3.2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碳排放总量结构分析第86-88页
        3.3.3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业碳排放与全国碳排放关联性分析第88-94页
    3.4 本章小结第94-96页
4 基于STIRPAT的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第96-118页
    4.1 方法的选择第96-100页
        4.1.1 碳排放影响因素常用分解法第96-98页
        4.1.2 本文选用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第98-100页
    4.2 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第100-113页
        4.2.1 相关文献的研究结论第100-104页
        4.2.2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能耗影响因素的选取第104-113页
    4.3 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第113-117页
        4.3.1 数据来源第113-114页
        4.3.2 分析结果第114-117页
    4.4 本章小结第117-118页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分析第118-134页
    5.1 模型的构建第118-124页
        5.1.1 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特点第118-119页
        5.1.2 建筑碳排放系统模型的总体结构第119-121页
        5.1.3 建筑碳排放系统因果回路图第121-124页
    5.2 建筑碳排放系统存量流量图第124-131页
        5.2.1 存流量图概述第124-127页
        5.2.2 碳排放子系统第127-128页
        5.2.3 社会子系统第128-129页
        5.2.4 经济技术子系统第129页
        5.2.5 绿色建筑子系统第129-131页
    5.3 建筑碳排放消耗量的仿真模拟第131-133页
        5.3.1 模型有效性检验第131-132页
        5.3.2 系统仿真及结果第132页
        5.3.3 敏感性分析第132-133页
    5.4 本章小结第133-134页
6 基于碳达峰目标的中国建筑领域节能政策措施选择第134-150页
    6.1 碳达峰目标下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减排的挑战第134-137页
        6.1.1 碳排放达峰的总体目标约束第134-135页
        6.1.2 节能减排的外部性与市场机制失灵第135-137页
    6.2 中国建筑领域节能减排及存在的问题第137-142页
        6.2.1 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相关政策第137-139页
        6.2.2 政策规制效果和问题第139-142页
    6.3 建筑全产业链碳排放节能减排政策建议第142-148页
        6.3.1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节能减排利益相关者第142-144页
        6.3.2 全产业链视角下建筑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第144-148页
    6.4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50-154页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第150-152页
        7.1.1 主要结论第150-151页
        7.1.2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51-152页
    7.2 不足和研究展望第152-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8页
附录A 投入产出矩阵表第168-180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80-184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设计教育中的“微”教学--“微信”新型授课模式研究
下一篇:基于WSN的物联网服务发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