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改性粘土控制有害藻华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0页
    1.1 有害藻华及治理方法第16-21页
        1.1.1 有害藻华的定义、危害及成因第16-18页
        1.1.2 有害藻华的治理方法第18-19页
        1.1.3 改性粘土絮凝法的方法研究及应用第19-21页
    1.2 浮游植物的氧化应激系统第21-25页
        1.2.1 活性氧的种类、产生、作用及危害第21-22页
        1.2.2 活性氧的消除第22-23页
        1.2.3 氧化应激系统在逆境胁迫下的响应第23-25页
    1.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方法在光合作用中的应用第25-29页
        1.3.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方法的原理及发展第25-29页
        1.3.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法在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研究中的应用第29页
    1.4 浮游植物胁迫适应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第29-37页
        1.4.1 胁迫适应相关基因第29-33页
        1.4.2 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第33-37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37-40页
        1.5.1 研究目标第37页
        1.5.2 研究内容第37-40页
第二章 改性粘土对强壮前沟藻氧化应激系统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第40-62页
    2.1 前言第40-41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1-47页
        2.2.1 实验材料第41-43页
        2.2.2 实验方法第43-47页
        2.2.3 数据分析第47页
    2.3 结果第47-55页
        2.3.1 改性粘土对强壮前沟藻生长的影响第47-49页
        2.3.2 改性粘土对强壮前沟藻体系pH值和营养盐的影响第49-50页
        2.3.3 改性粘土对强壮前沟藻氧化应激系统参数的影响第50-52页
        2.3.4 改性粘土对强壮前沟藻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52-55页
    2.4 讨论第55-60页
        2.4.1 改性粘土对强壮前沟藻生长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55-56页
        2.4.2 改性粘土对强壮前沟藻氧化应激系统的影响第56-58页
        2.4.3 改性粘土对强壮前沟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8-60页
    2.5 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氧化应激系统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第62-82页
    3.1 前言第62-6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3-65页
        3.2.1 实验材料第63页
        3.2.2 实验方法第63-65页
        3.2.3 数据分析第65页
    3.3 结果第65-74页
        3.3.1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第65-68页
        3.3.2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体系营养盐和pH值的影响第68-69页
        3.3.3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氧化应激系统参数的影响第69-71页
        3.3.4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第71-74页
    3.4 讨论第74-80页
        3.4.1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影响第74-77页
        3.4.2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光合作用的影响第77-79页
        3.4.3 改性粘土引起残留米氏凯伦藻细胞内活性氧积累的外因分析第79-80页
    3.5 小结第80-82页
第四章 米氏凯伦藻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内参基因的筛选第82-94页
    4.1 前言第82-8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3-88页
        4.2.1 实验材料第83-84页
        4.2.2 实验方法第84-88页
        4.2.3 数据处理分析第8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8-92页
        4.3.1 内参基因的扩增效率第88-89页
        4.3.2 内参基因表达的稳定性分析第89-92页
    4.4 小结第92-94页
第五章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胁迫适应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94-114页
    5.1 前言第94-95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95-100页
        5.2.1 实验材料第95页
        5.2.2 实验方法第95-97页
        5.2.3 数据处理分析第97-100页
    5.3 结果第100-106页
        5.3.1 目的基因的扩增效率第100页
        5.3.2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胁迫适应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00-102页
        5.3.3 改性粘土对米氏凯伦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02-106页
    5.4 讨论第106-112页
        5.4.1 米氏凯伦藻胁迫适应相关基因表达对改性粘土的响应特征第106-108页
        5.4.2 米氏凯伦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对改性粘土的响应特征第108-111页
        5.4.3 改性粘土对残留微藻生长抑制模型第111-112页
    5.5 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4-116页
    6.1 结论第114-115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115页
    6.3 不足与展望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40页
附录1 内参基因测序结果第140-141页
附录2 目的基因测序结果第141-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噁英形成机理及有机物参与气溶胶成核机理研究
下一篇:提高钙钛矿CH3NH3PbI3的稳定性及薄膜器件性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