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历史地质学、地层学论文--区域地层学论文

西宁盆地晚始新世石膏—泥岩旋回地层沉积环境分析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中文文摘第6-11页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选题依据和目标第13-15页
    论文工作量第15-16页
    技术路线图第16-17页
第一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第17-35页
    1.1 西宁盆地的区域概况第17-31页
    1.2 实验方法第31-35页
        1.2.1 粒度测量第31-32页
        1.2.2 稀土元素(REE)测量第32页
        1.2.3 X射线衍射测量第32页
        1.2.4 漫反射光谱测量第32-33页
        1.2.5 岩石磁学测量第33页
        1.2.6 色度参数测量第33-35页
第二章 西宁盆地水湾剖面泥岩地层粒度特征第35-41页
    2.1 水湾剖面粒度组成与分布特征第35-37页
    2.2 C-M图第37-38页
    2.3 粒度曲线组分分解第38-39页
    2.4 判别参数第39-41页
第三章 稀土元素分析第41-45页
    3.1 稀土元素在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第41-42页
    3.2 西宁盆地水湾剖面稀土元素分析第42-45页
第四章 环境磁学、漫反射光谱特征和X射线衍射分析第45-55页
    4.1 环境磁学分析第45-51页
        4.1.1 常温磁学结果第45-48页
        4.1.2 高温磁学结果第48-49页
        4.1.3 磁滞特征第49-51页
    4.2 漫反射光谱分析第51-52页
    4.3 X射线衍射分析第52-53页
    4.4 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西宁盆地水湾剖面石膏-泥岩旋回地层沉积环境分析和古气候特征第55-65页
    5.1 水湾剖面泥岩地层沉积环境分析第55-56页
    5.2 水湾剖面泥岩地层风积成因的可能性分析第56-58页
    5.3 西宁盆地水湾剖面色度参数分析第58-61页
    5.4 西宁盆地晚始新世石膏-泥岩旋回沉积序列古环境分析第61-65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65-67页
    6.1 本文结论第65页
    6.2 问题和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8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个人简历第85-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变暖背景下中亚热带藻类结皮对土壤氮素转化速率及N2O排放通量的调控
下一篇:几种具有异质结结构的光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