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前言 | 第8-11页 |
·地铁热环境特点及环控设计参数简介 | 第11-12页 |
·国内外地铁环控研究的发展及成果 | 第12-1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实施步骤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实施步骤 | 第14-15页 |
2 数值理论基础及网格划分技术 | 第15-24页 |
·概述 | 第15页 |
·流动及传热问题的基本方程 | 第15-17页 |
·质量守恒方程 | 第15-16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16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16-17页 |
·湍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 第17-18页 |
·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DNS) | 第17页 |
·大涡模拟(Large EddySimulation,LES) | 第17-18页 |
·Reynolds时均法(Reynolds-averaging equations,RANS) | 第18页 |
·标准κ-ε两方程模型 | 第18-19页 |
·FLuent软件简介 | 第19-23页 |
·概述 | 第19-20页 |
·动网格生成技术 | 第20-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车站CFD仿真几何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第24-36页 |
·基本概况 | 第24-27页 |
·西安地铁二号线及体育场站概况 | 第24-25页 |
·列车设计计算参数及其简化 | 第25-26页 |
·隧道参数及简化 | 第26-27页 |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站台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模型的网格 | 第28-29页 |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29-34页 |
·相关风口 | 第29-30页 |
·气象参数 | 第30页 |
·地铁安全门系统的热负荷 | 第30-34页 |
·数值计算方法与收敛原则 | 第34-35页 |
·数学模拟采用的计算方法 | 第34页 |
·离散参数的设定 | 第34-35页 |
·判敛标准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4 不同边界条件设置方法的影响分析 | 第36-43页 |
·活塞风井口在两种边界条件下的对比分析 | 第36-37页 |
·站台Z=60米断面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对比分析 | 第37-41页 |
·两边界条件下轨顶、轨底排风口的排风作用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活塞风对不同高度安全门的系统地铁环控系统影响分析 | 第43-58页 |
·不同高度安全门系统对站台内速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43-54页 |
·对乘客候车区域速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43-48页 |
·对站台横截面不同位置,1.7米高度处速度分布的分析 | 第48-51页 |
·对楼梯井和自动扶梯口气流速度的影响分析 | 第51-54页 |
·不同高度安全门系统对站台内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54-57页 |
·对Z=60m断面处温度场对比分析 | 第54-56页 |
·对楼梯口和自动扶梯口温度场的影响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列车不同初速度对地铁站内环境气流流动的特性分析 | 第58-70页 |
·轨顶、轨底排风口的作用分析 | 第58-63页 |
·轨顶排风口的作用分析 | 第58-61页 |
·轨底排风口的作用分析 | 第61-63页 |
·隧道活塞风井的作用分析 | 第63-65页 |
·隧道活塞风井气流速度场的作用分析 | 第63-64页 |
·隧道活塞风井气流温度场的作用分析 | 第64-65页 |
·自动扶梯出入口的作用分析 | 第65-69页 |
·自动扶梯出入口气流速度场的作用分析 | 第65-67页 |
·自动扶梯出入口气流温度场的作用分析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7 结论 | 第70-72页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 第70-71页 |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