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水汽、凝结和降水论文--降水论文--普通降水论文

基于大尺度环流型的我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归因及情景预估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4-34页
    1.1 降水及相联系的大尺度环流型变化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1.2 降水及大尺度环流相关的气候归因研究进展第20-29页
        1.2.1 降水及极端降水变化归因第23-25页
        1.2.2 大尺度环流长期变化归因第25-26页
        1.2.3 极端降水事件归因第26-29页
    1.3 降水及大尺度环流型的情景预估研究进展第29-30页
    1.4 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本文整体思路第30-33页
    1.5 具体章节安排第33-34页
第2章 资料和方法第34-46页
    2.1 资料介绍第34-37页
        2.1.1 观测数据第34页
        2.1.2 再分析数据第34-35页
        2.1.3 气候模式数据第35-37页
    2.2 主要方法介绍第37-46页
        2.2.1 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M)方法第37-40页
        2.2.2 气候模式统计检验方法第40-42页
        2.2.3 气候归因方法第42-43页
        2.2.4 趋势检验和斜率估计方法第43-46页
第3章 影响我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环流型长期变化特征第46-78页
    3.1 研究区域及再分析数据验证第46-52页
    3.2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及影响降水的主要环流型第52-59页
        3.2.1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第52-53页
        3.2.2 影响江淮流域降水的主要环流型第53-59页
    3.3 环流型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水的联系第59-72页
        3.3.1 各环流型影响下的降水距平分布第59-61页
        3.3.2 各环流型频次变化第61-69页
        3.3.3 各环流型的持续性特征变化第69-72页
    3.4 环流型分型结果及变化趋势的进一步验证第72-74页
    3.5 本章小结第74-78页
第4章 模式对影响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环流型的模拟效果评估第78-100页
    4.1 模式对表征环流型的气象变量的模拟效果第78-81页
    4.2 模式对环流型各特征量在1961-2013年间平均态的模拟效果第81-86页
    4.3 模式对各环流型频率的分布特征的模拟效果第86-92页
    4.4 模式对环流型长期变化及年际变化特征的模拟效果第92-97页
    4.5 本章小结第97-100页
第5章 基于大尺度环流型的我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归因第100-120页
    5.1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的动力及热力归因分析第100-104页
    5.2 影响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变化动力因子的人类活动影响归因第104-116页
        5.2.1 利用环流相似程度的归因第105-107页
        5.2.2 根据环流型频率变化的归因第107-116页
    5.3 本章小结第116-120页
第6章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及环流型在不同升温情景下的预估第120-140页
    6.1 不同排放情景下的全球温度变化第121-122页
    6.2 不同升温情景下影响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环流型频次变化预估第122-128页
    6.3 不同升温情景下各环流型控制下的平均降水变化第128-130页
    6.4 不同升温情景下江淮流域夏季平均降水变化预估第130-137页
    6.5 本章小结第137-140页
第7章 总结与讨论第140-146页
    7.1 全文总结第140-144页
    7.2 讨论及展望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70页
致谢第170-172页
个人简介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百年亚洲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下一篇:高度计观测在海洋能量串级中的应用及其去混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