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C2C电子商务理论及增值税流失状况 | 第18-26页 |
第一节 C2C电子商务的概念 | 第18-20页 |
一、C2C电子商务含义 | 第18页 |
二、C2C电子商务的基本特征 | 第18-20页 |
第二节 C2C电子商务交易流程 | 第20-21页 |
第三节 C2C电子商务税收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一、税收公平原则 | 第21-22页 |
二、税收效率原则 | 第22页 |
三、税收中性原则 | 第22-23页 |
第四节 C2C电子商务增值税税收流失规模 | 第23-26页 |
一、估算方法 | 第23-24页 |
二、C2C电子商务增值税流失规模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我国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现状及管理难点 | 第26-32页 |
第一节 我国C2C电子商务管理现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难点 | 第27-32页 |
一、税收要素存在的难点 | 第27-29页 |
二、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环节存在的难点 | 第29-31页 |
三、执行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第四章 C2C电子商务可税性、必税性分析及博弈分析 | 第32-41页 |
第一节 C2C电子商务的可税性分析 | 第32-35页 |
一、对C2C电子商务征税符合税收公平原则 | 第33页 |
二、C2C电子商务模式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 | 第33-34页 |
三、第三方平台发展为C2C电子商务征税提供技术支持 | 第34-35页 |
第二节 C2C电子商务的必税性分析 | 第35-36页 |
一、对C2C电子商务征税有利于保证我国国际税收管辖权 | 第35页 |
二、有利于规范C2C电子商务行业,实现健康发展 | 第35-36页 |
三、税款流失严重,税收管理刻不容缓 | 第36页 |
第三节 C2C电子商务征纳双方博弈分析 | 第36-41页 |
一、前提假设 | 第36-37页 |
二、征纳双方博弈分析 | 第37-39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国外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及启示 | 第41-46页 |
第一节 国外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 | 第41-45页 |
一、美国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 | 第41-42页 |
二、欧盟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 | 第42-43页 |
三、日本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 | 第43-44页 |
四、新加坡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 | 第44页 |
五、印度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国外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45-46页 |
一、适当采取税收优惠 | 第45页 |
二、坚持税收中性、公平原则 | 第45页 |
三、需要完善的法律体制保障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完善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建议 | 第46-56页 |
第一节 完善C2C电子商务税收法律 | 第46-51页 |
一、完善C2C电子商务税收实体法 | 第46-48页 |
二、完善税收程序法 | 第48-51页 |
第二节 强化第三方支付平台税收代扣代缴作用 | 第51-53页 |
一、加强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合作,建立信息互享系统 | 第51-52页 |
二、具体实现“代扣代缴”操作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完善C2C电子商务税收管理机制 | 第53-56页 |
一、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社会信用评级 | 第53-54页 |
二、加大电商税收违法制裁力度 | 第54页 |
三、加强税法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 第54-55页 |
四、建立对税务机关“大众点评式”评价系统。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