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前言 | 第7-10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7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 1.2.1 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定义界定 | 第8页 |
| 1.2.2 国内有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 | 第8-9页 |
| 1.2.3 国外有关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 | 第9-10页 |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10页 |
| 2.2.2 专家访谈法 | 第10页 |
| 2.2.3 问卷调查法 | 第10-11页 |
| 2.2.4 数理分析法 | 第11页 |
| 2.2.5 病例收集法 | 第11页 |
| 2.2.6 临床干预法 | 第11页 |
| 2.2.7 逻辑推理法 | 第11-12页 |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2-19页 |
| 3.1 辽宁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田径运动员基本情况 | 第12-13页 |
| 3.1.1 运动员的年龄与性别特征 | 第12-13页 |
| 3.2 辽宁省田径队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 | 第13-15页 |
| 3.2.1 辽宁省田径队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率统计 | 第13-14页 |
| 3.2.2 辽宁省田径队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统计 | 第14页 |
| 3.2.3 辽宁省田径队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损伤程度统计 | 第14-15页 |
| 3.3 辽宁省田径队田径运动员致伤的因素分析 | 第15-19页 |
| 3.3.1 运动损伤率偏高原因分析 | 第15-16页 |
| 3.3.2 生理因素对运动损伤受伤率的影响 | 第16-17页 |
| 3.3.3 训练因素对运动损伤受伤率的影响 | 第17-19页 |
| 4 田径运动员运动伤病的预防与措施 | 第19-22页 |
| 4.1 运动员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 第19页 |
| 4.2 注重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内容多样化 | 第19-20页 |
| 4.3 注重训练后的放松整理阶段 | 第20页 |
| 4.4 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薄弱环节 | 第20-21页 |
| 4.5 注重运动员的合理饮食结构 | 第21页 |
| 4.6 加强田径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 第21-22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22-24页 |
| 5.1 结论 | 第22页 |
| 5.2 建议 | 第22-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 附录 1 | 第26-28页 |
| 附录 2 | 第28-3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