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访问控制机制和用户激励机制的概述 | 第13-19页 |
2.1 访问控制机制模型 | 第13-14页 |
2.1.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RBAC | 第13页 |
2.1.2 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机制IBAC | 第13-14页 |
2.1.3 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机制ABAC | 第14页 |
2.2 基于属性加密的访问控制机制 | 第14-15页 |
2.2.1 基于密文的属性加密CP-ABE | 第14-15页 |
2.2.2 基于密钥的属性加密KP-ABE | 第15页 |
2.3 属性撤销 | 第15页 |
2.4 激励机制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5 主要的用户激励方式 | 第16页 |
2.6 激励机制的类别 | 第16-17页 |
2.6.1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激励机制 | 第16页 |
2.6.2 以用户为中心的激励机制 | 第16-1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基于访问树结构剪枝的属性加密的访问控制机制 | 第19-39页 |
3.1 引言 | 第19页 |
3.2 系统模型 | 第19-20页 |
3.3 ATSP-ABE机制的访问树结构设计 | 第20-25页 |
3.3.1 DO管理的访问右子树剪枝法 | 第20-22页 |
3.3.2 AAC管理的访问左子树剪枝法 | 第22-25页 |
3.4 ATSP-ABE算法 | 第25-26页 |
3.5 ATSP-ABE属性撤销机制 | 第26-27页 |
3.6 ATSP-ABE机制分析 | 第27-37页 |
3.6.1 安全性证明 | 第27-29页 |
3.6.2 访问树结构的剪枝结果 | 第29-34页 |
3.6.3 性能和实验分析 | 第34-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基于属性系数的激励机制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基于属性系数的激励机制ACIM的描述 | 第39-44页 |
4.2.1 详细设计 | 第39-42页 |
4.2.2 算法伪代码 | 第42-43页 |
4.2.3 激励机制框架 | 第43-44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4-49页 |
4.3.1 仿真实验环境与结果 | 第44-47页 |
4.3.2 任务执行进度 | 第47页 |
4.3.3 预算开销比率 | 第47-48页 |
4.3.4 支出效率 | 第48-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回顾与总结 | 第51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