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导论 | 第11-22页 |
1.1 选题依据与思路 | 第11-13页 |
1.2 核心概念 | 第13-15页 |
1.3 方法和数据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 第16-20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2 国内外增值税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综述 | 第22-32页 |
2.1 增值税改革的国际实践与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2.2 增值税转型的实践与经济效应研究 | 第25-27页 |
2.3 “营改增”的实践与经济效应研究 | 第27-29页 |
2.4 税制改革与城市发展关系 | 第29-32页 |
3 “营改增”的减税效应和分工效应:基于产业互联的视角 | 第32-58页 |
3.1 引言 | 第32-34页 |
3.2 “营改增”改革的制度背景 | 第34-35页 |
3.3 理论机制与产业互联的度量 | 第35-39页 |
3.4 研究设计 | 第39-46页 |
3.5 “营改增”的减税效应 | 第46-51页 |
3.6 “营改增”的分工效应与进一步的拓展 | 第51-56页 |
3.7 小结 | 第56-58页 |
4 “营改增”对企业出口行为及生产率的影响 | 第58-81页 |
4.1 引言 | 第58-59页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59-62页 |
4.3 研究设计 | 第62-66页 |
4.4 “营改增”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 | 第66-74页 |
4.5 “营改增”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 | 第74-79页 |
4.6 小结 | 第79-81页 |
5 “营改增”对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视角 | 第81-98页 |
5.1 引言 | 第81-82页 |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82-84页 |
5.3 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度量 | 第84-85页 |
5.4 研究设计 | 第85-90页 |
5.5 实证结果及解释 | 第90-97页 |
5.6 小结 | 第97-98页 |
6 “营改增”与城市发展:基于卫星灯光数据的研究 | 第98-126页 |
6.1 引言 | 第98-100页 |
6.2 理论分析与作用机制 | 第100-102页 |
6.3 城市发展:涵义与测度 | 第102-112页 |
6.4 共同趋势假说及研究设计 | 第112-115页 |
6.5 基本结果、稳健性检验与作用机制 | 第115-124页 |
6.6 小结 | 第124-126页 |
7 总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26-133页 |
7.1 结论 | 第126-128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128-131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