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减震器失效模式分析与改进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减震器使用现状 | 第8页 |
1.2 减震器基本概念 | 第8-9页 |
1.3 减震器结构分类 | 第9-11页 |
1.4 减震器减震的原理 | 第11-13页 |
1.4.1 液压阻尼式后减震器 | 第11-12页 |
1.4.2 伸缩管式前叉液力减震器 | 第12-13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霸王隆减震失效模式分析 | 第14-24页 |
2.1 霸王隆减震结构 | 第14页 |
2.2 霸王隆减震稳态受力分析及受力校核 | 第14-20页 |
2.2.1 轮子前进时减震器的弯矩分析 | 第15-17页 |
2.2.2 轮子后退时减震器的弯矩分析 | 第17-18页 |
2.2.3 冲量对减震器的影响 | 第18-20页 |
2.3 制动工况受力分析 | 第20-24页 |
第3章 霸王隆减震器实物失效模式分析及竞品对比 | 第24-34页 |
3.1 霸王隆减震实物失效模式分析 | 第24-31页 |
3.1.1 外观分析 | 第24-25页 |
3.1.2 与前轮装配尺寸的检测 | 第25页 |
3.1.3 减震油量对比 | 第25-26页 |
3.1.4 减震内簧对比 | 第26页 |
3.1.5 叉管外观对比 | 第26-27页 |
3.1.6 底筒端部对比 | 第27页 |
3.1.7 外油封对比 | 第27-28页 |
3.1.8 内油封对比 | 第28-29页 |
3.1.9 活塞杆头部对比 | 第29-30页 |
3.1.10 方向柱的平行度检测 | 第30-31页 |
3.2 竞品对比分析及改进措施 | 第31-34页 |
第4章 减震改进设计 | 第34-56页 |
4.1 减震设计边界条件 | 第34页 |
4.2 减震器主要结构参数设计 | 第34-36页 |
4.2.1 工作缸筒和贮油筒直径 | 第34-35页 |
4.2.2 贮油筒 | 第35页 |
4.2.3 活塞 | 第35页 |
4.2.4 基长 | 第35-36页 |
4.2.5 工作行程 | 第36页 |
4.3 减震器弹簧设计计算 | 第36-40页 |
4.3.1 减震弹簧预压长度的确定 | 第36-37页 |
4.3.2 计算减震器全行程长度(T) | 第37页 |
4.3.3 弹簧压缩到极限位置时的长度 | 第37页 |
4.3.4 悬架振动的固有频率 | 第37页 |
4.3.5 静挠度 | 第37页 |
4.3.6 弹簧刚度设计 | 第37-40页 |
4.4 减震器阻尼的匹配 | 第40-48页 |
4.4.1 阻尼对减震器性能的影响 | 第40-45页 |
4.4.2 幅频特性曲线分成三个区域来讨论 | 第45-46页 |
4.4.3 减震器阻尼匹配 | 第46-48页 |
4.5 减震器阻尼实现 | 第48-54页 |
4.5.1 关于建模的一些假设 | 第48页 |
4.5.2 运动方程 | 第48-49页 |
4.5.3 空气热力学方程 | 第49-50页 |
4.5.4 流体流动方程 | 第50-53页 |
4.5.5 摩擦阻尼 | 第53页 |
4.5.6 力学分析 | 第53-54页 |
4.6 减震器设计方案 | 第54-56页 |
第5章 样件制作验证 | 第56-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