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探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概念及意义第11-17页
    1.1 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概念与缘起第11-13页
        1.1.1 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概念第11页
        1.1.2 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缘起第11-13页
    1.2 赋予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意义第13-17页
        1.2.1 知情权是犯罪嫌疑人主体地位和控辩平衡的需要第13-15页
        1.2.2 知情权是实现实体公正的需要第15-17页
第2章 犯罪嫌疑人知情权国际司法准则与国外立法考察第17-25页
    2.1 国际司法准则中知情权的规定第17-18页
    2.2 国外主要国家对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规定第18-24页
        2.2.1 美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制度第18-20页
        2.2.2 英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制度第20-21页
        2.2.3 法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制度第21-22页
        2.2.4 德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制度第22-24页
    2.3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我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现状评析第25-32页
    3.1 我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相关规定第25-27页
        3.1.1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第25-26页
        3.1.2 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26-27页
    3.2 我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存在的不足第27-29页
    3.3 我国设置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困境第29-32页
        3.3.1 我国秘密诉讼程序导致犯罪嫌疑人知情权难以建立第29-30页
        3.3.2 程序性制裁的缺失使得犯罪嫌疑人知情权难以保障第30-31页
        3.3.3 赋予律师阅卷权难以转化为犯罪嫌疑人的对案件的知情第31-32页
第4章 完善我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构想第32-41页
    4.1 完善我国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必要性第32-33页
        4.1.1 加强我国犯罪嫌疑人诉讼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第32页
        4.1.2 强化我国犯罪嫌疑人防御权的要求第32-33页
        4.1.3 增加侦查透明度的要求第33页
    4.2 侦控人员告知义务的立法设置第33-34页
        4.2.1 关于告知的内容第33-34页
        4.2.2 关于告知的方式第34页
        4.2.3 关于告知的时机第34页
    4.3 犯罪嫌疑人对证据材料知情权的立法设置第34-39页
        4.3.1 维护律师阅卷权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第34-35页
        4.3.2 立法上确立证据开示制度第35-39页
    4.4 犯罪嫌疑人知情权保障机制第39-41页
        4.4.1 由被侵权人提出申请发动程序第39页
        4.4.2 法院庭审程序第39-40页
        4.4.3 制裁规则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公益诉讼原告问题研究
下一篇:植物新品种质量监管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