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4G网络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3 作者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7页 |
1.4 论文的创新性 | 第17-19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4G系统特点及干扰协调技术研究概述 | 第23-34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4G系统技术指标 | 第23-26页 |
2.3 4G系统同频干扰特点 | 第26-28页 |
2.3.1 频域同频干扰 | 第27页 |
2.3.2 空域同频干扰 | 第27-28页 |
2.4 干扰协调技术研究概述 | 第28-31页 |
2.4.1 频域干扰协调 | 第28-30页 |
2.4.2 空域干扰协调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频域动态频带分配技术研究 | 第34-57页 |
3.1 引言 | 第34-36页 |
3.1.1 动态频带分配技术研究现状 | 第34-35页 |
3.1.2 本章研究问题 | 第35-36页 |
3.2 系统模型和问题分析 | 第36-41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36-37页 |
3.2.2 问题建模与分析 | 第37-41页 |
3.3 基于资源排序的上行协同调度方案 | 第41-46页 |
3.3.1 资源划分和排序 | 第42-44页 |
3.3.2 联合调度和功率分配 | 第44-46页 |
3.4 性能仿真和分析 | 第46-53页 |
3.4.1 仿真场景和参数设置 | 第47页 |
3.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7-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第四章 空域发送天线模式选择技术研究 | 第57-82页 |
4.1 引言 | 第57-59页 |
4.1.1 发送天线模式选择研究现状 | 第57-58页 |
4.1.2 本章研究问题 | 第58-59页 |
4.2 系统模型和问题分析 | 第59-62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59-61页 |
4.2.2 问题建模与分析 | 第61-62页 |
4.3 基于干扰信道特征值的下行天线模式选择方案 | 第62-70页 |
4.3.1 基于干扰信道特征值的下行信道容量下限 | 第62-64页 |
4.3.2 下行信道容量下限分析 | 第64-68页 |
4.3.3 基于干扰信道特征值的下行天线模式选择 | 第68-70页 |
4.4 性能仿真和分析 | 第70-77页 |
4.4.1 仿真场景和参数设置 | 第71页 |
4.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71-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第五章 空域分布式线性预编码技术研究 | 第82-109页 |
5.1 引言 | 第82-84页 |
5.1.1 多小区线性预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第82-83页 |
5.1.2 本章研究问题 | 第83-84页 |
5.2 系统模型和问题分析 | 第84-87页 |
5.2.1 系统模型 | 第84-86页 |
5.2.2 问题建模与分析 | 第86-87页 |
5.3 基于最小干扰泄漏的下行线性预编码方案 | 第87-92页 |
5.3.1 基于最小干扰泄漏的预编码 | 第87-89页 |
5.3.2 预编码方案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第89-92页 |
5.4 下行自适应自由度分配方案 | 第92-99页 |
5.4.1 自由度分配变化引起的下行容量改变量分析 | 第93-95页 |
5.4.2 基于容量改变量下限的下行自适应自由度分配 | 第95-99页 |
5.5 性能仿真与分析 | 第99-105页 |
5.5.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第100页 |
5.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109-110页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10-111页 |
附录A 推论4.1 的证明 | 第111-112页 |
附录B 推论5.1 的证明 | 第112-113页 |
附录C 缩略语表 | 第113-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