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7-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一、富春江诗歌的地域文化视野 | 第12-30页 |
| (一) 富春江诗歌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12-16页 |
| (二) 富春江诗歌产生的人文精神环境 | 第16-24页 |
| (三) 地域文学传统的自觉建构 | 第24-30页 |
| 二、富春江诗歌的发展演变 | 第30-64页 |
| (一) 南北朝:富春江诗歌的发轫期 | 第30-37页 |
| (二) 唐宋:富春江诗歌的鼎盛期 | 第37-50页 |
| (三) 元明清:富春江诗歌的持续发展 | 第50-64页 |
| 三、富春江诗歌的创作主题 | 第64-78页 |
| (一) 山水之美,隐逸情怀 | 第64-69页 |
| (二) 登览山水,吊古怀贤 | 第69-74页 |
| (三) 民风民俗,现实关怀 | 第74-78页 |
| 四、富春江诗歌的创作价值 | 第78-91页 |
| (一) 中国山水诗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78-81页 |
| (二) 中国高雅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81-85页 |
| (三) 富春绘画的滋养者 | 第85-91页 |
| 结语 | 第91-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