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中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2. 理性与非理性的分析 | 第20-24页 |
·一般哲学意义上的理性与非理性 | 第20-21页 |
·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非理性与有限理性 | 第21-23页 |
·经济学中的理性 | 第21-22页 |
·经济学中的非理性 | 第22页 |
·经济学中的有限理性 | 第22-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3. 金融市场中非理性投资者的生存性问题 | 第24-29页 |
·非理性投资者生存性的理论探讨 | 第24-26页 |
·非理性投资者生存性的现实证明:金融异象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投资者行为基础理论:前景理论 | 第29-37页 |
·提出的背景 | 第29页 |
·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批判 | 第29-31页 |
·确定效应 | 第30页 |
·反射效应 | 第30页 |
·分离效应 | 第30-31页 |
·决策机理 | 第31-33页 |
·编辑阶段 | 第31-32页 |
·评价阶段 | 第32-33页 |
·价值函数的特征 | 第33-34页 |
·权重函数的特征 | 第34-35页 |
·小结 | 第35-37页 |
5.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心理偏误 | 第37-47页 |
·认知偏差 | 第37-39页 |
·代表性启发 | 第37-38页 |
·可得性启发 | 第38页 |
·锚定与调整启发 | 第38页 |
·框架依赖 | 第38-39页 |
·其他认知偏差 | 第39页 |
·心理偏误 | 第39-46页 |
·过度自信 | 第40-41页 |
·损失厌恶 | 第41-42页 |
·后悔厌恶 | 第42-43页 |
·心理账户 | 第43-44页 |
·从众心理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6.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表现 | 第47-65页 |
·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 | 第47-52页 |
·市场表现 | 第47-48页 |
·数学定义 | 第48-49页 |
·心理学解释 | 第49-50页 |
·相关模型 | 第50-51页 |
·实证方法 | 第51-52页 |
·过度交易 | 第52-54页 |
·市场表现 | 第52-53页 |
·心理学解释 | 第53-54页 |
·实证方法 | 第54页 |
·处置效应 | 第54-58页 |
·市场表现 | 第54-55页 |
·心理学解释 | 第55-57页 |
·实证方法 | 第57-58页 |
·羊群行为 | 第58-64页 |
·市场表现 | 第58-59页 |
·性质分析 | 第59-60页 |
·相关模型 | 第60-61页 |
·实证方法 | 第61-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7. 政策启示与策略建议 | 第65-72页 |
·对我国股票市场建设的政策启示 | 第65-69页 |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65-66页 |
·推出有效的卖空机制 | 第66页 |
·改进发行制度和强化退市机制 | 第66-67页 |
·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 | 第67-68页 |
·深化中小投资者教育 | 第68页 |
·加强监管水平和法律惩治力度 | 第68-69页 |
·对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建议 | 第69-72页 |
·成本平均策略 | 第69页 |
·时间分散化策略 | 第69-70页 |
·反转投资策略 | 第70页 |
·动量交易策略 | 第70页 |
·止损策略 | 第70-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后记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