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8页 |
1.2.1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试验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有限元分析现状 | 第13-15页 |
1.2.3 剪力滞后效应的研究概述 | 第15-16页 |
1.2.4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剪力滞后效应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于 ABAQUS 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9-39页 |
2.1 ABAQUS 软件简介 | 第19页 |
2.2 ABAQUS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33页 |
2.2.1 试验模型的介绍 | 第19-21页 |
2.2.2 有限元模型选取 | 第21-22页 |
2.2.3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2-29页 |
2.2.4 混凝土与钢筋相互接触关系处理 | 第29-30页 |
2.2.5 分析单元的选取 | 第30-32页 |
2.2.6 荷载与边界条件 | 第32页 |
2.2.7 网格的划分 | 第32-33页 |
2.3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33-38页 |
2.3.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第33-34页 |
2.3.2 破坏形式分析 | 第34-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第39-71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40-41页 |
3.3 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破坏过程分析 | 第41-43页 |
3.4 核心筒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第43-65页 |
3.4.1 核心筒底部的剪力滞后现象 | 第43-45页 |
3.4.2 剪力滞后效应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 第45-47页 |
3.4.3 剪力滞后效应指标的量化 | 第47页 |
3.4.4 外力对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 | 第47-51页 |
3.4.5 角柱对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 | 第51-55页 |
3.4.6 连梁对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 | 第55-61页 |
3.4.7 分布筋对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 | 第61-63页 |
3.4.8 加暗支撑对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 | 第63-65页 |
3.5 斜向作用下核心筒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第65-69页 |
3.5.1 有限元模型介绍 | 第65-66页 |
3.5.2 斜向作用下核心筒翼缘剪力滞后指标的量化 | 第66-67页 |
3.5.3 斜向作用下核心筒翼缘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第67-6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带混合暗支撑的核心筒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第71-90页 |
4.1 引言 | 第71页 |
4.2 带混合暗支撑核心筒体有限元分析模型简述 | 第71-72页 |
4.3 加混合暗支撑对核心筒体剪力滞后的影响 | 第72-74页 |
4.4 混合暗支撑用钢量对筒体剪力滞后的影响 | 第74-79页 |
4.4.1 连梁含钢率的影响 | 第74-75页 |
4.4.2 暗支撑含钢率的影响 | 第75-77页 |
4.4.3 角柱含钢率的影响 | 第77-78页 |
4.4.4 暗柱含钢率的影响 | 第78-79页 |
4.5 翼墙开洞的核心筒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第79-86页 |
4.5.1 翼墙开洞的影响 | 第79-81页 |
4.5.2 连梁高度的影响 | 第81-82页 |
4.5.3 连梁含钢率的影响 | 第82-83页 |
4.5.4 暗支撑含钢率的影响 | 第83-84页 |
4.5.5 角柱含钢率的影响 | 第84-85页 |
4.5.6 暗柱含钢率的影响 | 第85-86页 |
4.6 斜向作用下带混合暗支撑核心筒的剪力滞后效应分析 | 第86-8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