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法库县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3 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7-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第19-24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1页
        2.1.1 低碳旅游的内涵第19页
        2.1.2 低碳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关系第19-20页
        2.1.3 低碳旅游的特点第20-21页
    2.2 低碳旅游的原则第21-22页
        2.2.1 合理规划,区域集聚原则第21页
        2.2.2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第21页
        2.2.3 市场导向,以民为本原则第21-22页
    2.3 低碳旅游的基本理论第22-24页
        2.3.1 旅游承载系统理论第22-23页
        2.3.2 碳足迹理论第23-24页
第3章 法库县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第24-34页
    3.1 法库县旅游区低碳发展基础第24-27页
        3.1.1 区位及自然资源第24页
        3.1.2 森林资源第24-25页
        3.1.3 自然旅游资源第25-26页
        3.1.4 人文旅游资源第26页
        3.1.5 自然和人文景观融合的旅游资源第26-27页
    3.2 法库县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第27-34页
        3.2.1 旅游景点的空间布局合理第27-28页
        3.2.2 农业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第28-29页
        3.2.3 旅游带动效应较为明显第29-30页
        3.2.4 农业低碳旅游的经营效益显著第30-32页
        3.2.5 特色经济带动旅游经济明显第32-34页
第4章 法库县低碳旅游发展的 SWOT 分析第34-46页
    4.1 优势第34-37页
        4.1.1 林业绿化资源丰富第34-35页
        4.1.2 旅游资源丰富第35-36页
        4.1.3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第36-37页
    4.2 劣势第37-41页
        4.2.1 低碳旅游的就业人口结构中劳动力偏少第37-38页
        4.2.2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较少第38-39页
        4.2.3 道路设施不完善第39-40页
        4.2.4 住宿餐饮等休闲设施不足第40-41页
    4.3 机遇第41-42页
        4.3.1 政府支持力度增强第41-42页
        4.3.2 山区建设力度加大第42页
        4.3.3 观光休闲旅游不断发展第42页
    4.4 威胁第42-44页
        4.4.1 自然灾害造成的威胁第42-43页
        4.4.2 周边区县竞争激烈第43-44页
        4.4.3 低碳资源承载力的制约第44页
    4.5 小结第44-46页
第5章 法库县低碳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6-53页
    5.1 实现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第46-48页
        5.1.1 打造运营管理的平台第46-47页
        5.1.2 拓展融资手段第47页
        5.1.3 正确引导经营机制第47-48页
        5.1.4 加强经营管理风险的防控第48页
    5.2 加强低碳旅游的保障体系的建设第48-50页
        5.2.1 建立符合低碳旅游发展的农村环境第48-49页
        5.2.2 减少低碳旅游的附加风险第49-50页
        5.2.3 加强低碳旅游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设第50页
    5.3 加强低碳旅游的服务体系建设第50-53页
        5.3.1 加强相关的旅游服务体系的制定第50-51页
        5.3.2 加强法库低碳旅游的宣传第51页
        5.3.3 建立旅游人才培养机制第51-53页
第6章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海城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
下一篇:私营企业劳资冲突调节问题的实证研究--以浙江省X市私营企业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