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特点与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研究特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写作意图 | 第16-17页 |
第2章 历史观:道家史观与伦理价值的重建 | 第17-31页 |
2.1 进化意义上的进步 | 第17-21页 |
2.1.1 进化论的传入 | 第17-18页 |
2.1.2 调和相背离的富强与文明 | 第18-21页 |
2.2 重建伦理价值的努力 | 第21-29页 |
2.2.1 德退、智进、道 | 第22-25页 |
2.2.2 古代中国群治中的伦理精神 | 第25-27页 |
2.2.3 古代中国制度设计中的伦理精神 | 第27-29页 |
2.3 非复古的复古 | 第29-31页 |
第3章 史学观:回归纪传传统与传统史学之精神 | 第31-40页 |
3.1 史书体裁体例的重要性 | 第31-33页 |
3.2 纪传传统与综合、变动之史学精神 | 第33-38页 |
3.3 读史之识的强调 | 第38-40页 |
第4章 中西史学比较:《<文史通义>识语·较新》篇研究 | 第40-50页 |
4.1 鲁滨逊《新史学》的中国回响 | 第40-42页 |
4.2 反:几无弊端的中国传统史学 | 第42-46页 |
4.2.1 驳偏重政治 | 第42-43页 |
4.2.2 历史能否提供教训 | 第43-45页 |
4.2.3 关于历史哲学与历史定律 | 第45-46页 |
4.3 正与合:更为高明的中国传统史学 | 第46-50页 |
结论 | 第50-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