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8页 |
1.2 耐火材料领域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8-9页 |
1.3 AE 技术耐火材料检测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1.4 聚类方法用于模式识别的发展概述 | 第11页 |
1.5 论文安排 | 第11-13页 |
第2章 耐火材料受压 AE 试验及数据初步分析 | 第13-22页 |
2.1 AE 技术概述 | 第13-14页 |
2.1.1 AE 原理 | 第13-14页 |
2.1.2 AE 信号的处理方法 | 第14页 |
2.2 耐火材料受压试验 | 第14-19页 |
2.2.1 试验材料的制备 | 第15页 |
2.2.2 试验仪器 | 第15-18页 |
2.2.3 AE 信号的采集 | 第18-19页 |
2.3 耐火材料受压损伤 AE 参量关联图分析 | 第19-21页 |
2.3.1 耐火材料受压 AE 试验过程分析 | 第19-20页 |
2.3.2 耐火材料受压 AE 损伤信号参数历程图分析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基于 AE 参数的耐火材料受压损伤信号聚类分析 | 第22-29页 |
3.1 耐火材料受压 AE 损伤信号功率谱分析 | 第22-23页 |
3.2 基于 AE 参数的损伤信号 K 均值聚类 | 第23-28页 |
3.2.1 聚类参数的选取 | 第23-25页 |
3.2.2 聚类类别的确定 | 第25页 |
3.2.3 K 均值聚类算法 | 第25-26页 |
3.2.4 聚类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耐火材料受压损伤 AE 信号聚类分析 | 第29-45页 |
4.1 主成分分析概述 | 第29-37页 |
4.1.1 主成分分析的产生和意义 | 第29页 |
4.1.2 主成分分析技术原理 | 第29-37页 |
4.2 计算耐火材料损伤信号主成分 | 第37-39页 |
4.3 基于主成分参数的损伤信号 K 均值聚类 | 第39-41页 |
4.3.1 参数的选择 | 第39-40页 |
4.3.2 聚类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4.4 两种聚类参数比对 | 第41页 |
4.4.1 基于 AE 参数的聚类优缺点 | 第41页 |
4.4.2 基于主成分参数的聚类优缺点 | 第41页 |
4.5 镁碳砖耐火材料电镜扫描 | 第41-4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5.1 结论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