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镁及镁合金概述 | 第11-12页 |
1.2 镁合金废料的现状 | 第12-13页 |
1.3 镁合金废料的处理方式 | 第13-14页 |
1.3.1 镁合金废料的分类 | 第13页 |
1.3.2 镁合金废料的回收方式 | 第13-14页 |
1.4 镁合金废料的液态再生技术 | 第14-19页 |
1.4.1 坩埚炉法 | 第14-15页 |
1.4.2 隔室溶剂槽法 | 第15-16页 |
1.4.3 双室坩埚熔炼法 | 第16-17页 |
1.4.4 隔室气体吹泡法 | 第17页 |
1.4.5 氩气底吹过滤法 | 第17-18页 |
1.4.6 减压过滤法 | 第18-19页 |
1.5 镁合金废料的固态再生技术 | 第19-25页 |
1.5.1 注射成型方法 | 第20页 |
1.5.2 直接挤压和间接挤压 | 第20-21页 |
1.5.3 循环塑性加工方法 | 第21-23页 |
1.5.4 固相再生镁合金废料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5.5 镁合金废料固相再生的工艺原理 | 第24-25页 |
1.6 有限元模拟在金属塑性成形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1.7 本论文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1.7.1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26-27页 |
1.7.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实验方案及设备 | 第28-34页 |
2.1 实验材料及模具设备 | 第28-2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1.2 模具结构 | 第28-29页 |
2.2 实验工艺参数的选定 | 第29-30页 |
2.2.1 实验温度的选定 | 第29页 |
2.2.2 实验模具挤压比的选定 | 第29-30页 |
2.3 实验工艺过程及检测 | 第30-34页 |
2.3.1 实验工艺过程 | 第30-32页 |
2.3.2 试样检测 | 第32-34页 |
第3章 往复挤-镦工艺的数值模拟与优化 | 第34-51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粉末体材料刚粘塑性有限元法基本理论 | 第34-37页 |
3.2.1 粉末体材料屈服准则的建立 | 第34-36页 |
3.2.2 可压缩刚粘塑性有限元列式的建立 | 第36-37页 |
3.2.3 温度场的有限元列式 | 第37页 |
3.3 往复挤-镦变形有限元模型 | 第37-39页 |
3.3.1 几何模型 | 第37-38页 |
3.3.2 本构关系及边界条件 | 第38-39页 |
3.4 往复挤-镦工艺过程模拟与分析 | 第39-43页 |
3.4.1 速度场分布 | 第39-40页 |
3.4.2 等效应力场分布 | 第40-41页 |
3.4.3 等效应变场分布 | 第41-43页 |
3.4.4 温度场的分布 | 第43页 |
3.5 不同工艺参数对往复挤-镦过程的影响 | 第43-50页 |
3.5.1 初始坯料温度对场变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3.5.2 挤压速度对场变量的影响 | 第45-47页 |
3.5.3 摩擦因子对场变量的影响 | 第47-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镁屑往复挤-镦再生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 第51-64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结果 | 第51-57页 |
4.2.1 往复挤-镦工艺对镁粉末坯密度的影响 | 第51-53页 |
4.2.2 往复挤-镦工艺对镁粉末坯微观组织的影响 | 第53-55页 |
4.2.3 往复挤-镦工艺对镁粉末坯硬度和切屑率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 不同工艺参数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7-62页 |
4.3.1 变形温度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2 挤压比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4.3.3 变形道次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