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1页 |
CONTENTS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18页 |
1.3.1 超声波技术及医学应用 | 第15-17页 |
1.3.2 热力学理论及医学应用 | 第17-18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排尿助力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9-24页 |
2.1 膀胱结构及排尿机理 | 第19页 |
2.2 排尿助力系统 | 第19-23页 |
2.2.1 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2 主要参数 | 第21-23页 |
2.2.3 主要性能指标 | 第23页 |
2.3 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排尿助力系统的数学建模 | 第24-40页 |
3.1 超声波热效应数学模型 | 第24-33页 |
3.1.1 介质的黏性吸收 | 第24-30页 |
3.1.2 热效应数学模型 | 第30-33页 |
3.2 介质汽化数学模坦 | 第33-35页 |
3.3 膀胱压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3.4 排尿助力系统全程排尿期的尿流率数学模型 | 第37-39页 |
3.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排尿助力系统驱动及排尿动力特性仿真分析 | 第40-53页 |
4.1 排尿助力系统驱动特性 | 第40-49页 |
4.1.1 超声波热效应数学模型验证 | 第40-43页 |
4.1.2 超声波热效应数学模型仿真分析 | 第43-45页 |
4.1.3 膀胱压数学模型验证 | 第45-46页 |
4.1.4 膀胱压数学模型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4.2 排尿助力系统的排尿动力特性仿真分析 | 第49-52页 |
4.2.1 超声波声强Ⅰ对排尿动力性的影响 | 第50页 |
4.2.2 超声波频率f对排尿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3 超声波辐射间t_1对排尿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51页 |
4.2.4 超声波辐射面积S_r对排尿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5 初始膀胱压p_(b0)对排尿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52页 |
4.3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排尿助力系统排尿动力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 第53-75页 |
5.1 排尿助力系统的模拟实验系统 | 第53-64页 |
5.1.1 模拟实验系统原理 | 第54-55页 |
5.1.2 泌尿模拟单元 | 第55-56页 |
5.1.3 驱动单元 | 第56-58页 |
5.1.4 测控单元 | 第58-62页 |
5.1.5 环境温度控制单元 | 第62页 |
5.1.6 模拟实验系统的软件设计与编写 | 第62-64页 |
5.2 排尿助力系统的模拟实验 | 第64-67页 |
5.2.1 超声波声强Ⅰ对排尿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5.2.2 超声波辐射时间t_1对排尿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5.2.3 初始膀胱压P(b0)对排尿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5.2.4 影响分析小结 | 第67页 |
5.3 排尿助力系统仿真分析实验验证 | 第67-73页 |
5.4 小结 | 第73-75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75-77页 |
1. 总结 | 第75页 |
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