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法及司法适用研究

内容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引言第8-10页
第一章 传销及其发展历程第10-19页
 第一节 传销的概念及发展历程第10-12页
  一、直销的概念第10-11页
  二、多层次直销的发展历程第11-12页
 第二节 传销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12-19页
  一、传销在我国的含义第12-13页
  二、我国对传销的监管历程第13-18页
  三、我国目前传销的三大类型第18-19页
第二章 传销独立成罪的合理性第19-23页
 第一节 传销独立成罪的现实基础第19-20页
 第二节 传销独立成罪的法律意义第20-23页
  一、非法经营罪等犯罪与传销犯罪存在本质差别第20-21页
  二、非法经营罪等犯罪不利于打击传销活动第21页
  三、运用“口袋罪”打击传销犯罪不符合刑法的发展趋势第21-23页
第三章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犯罪构成第23-29页
 第一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犯罪主体第23-25页
  一、本罪的行为主体是传销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第23-24页
  二、单位可以成为传销犯罪的行为主体第24-25页
 第二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主观方面第25页
 第三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客观方面第25-27页
  一、如何界定本罪的组织、领导行为第25-26页
  二、不作为是否可以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第26-27页
  三、如何理解“情节严重”第27页
 第四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客体第27-29页
第四章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司法适用第29-41页
 第一节 罪与非罪的界限第29-30页
 第二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与其他罪名的区别第30-34页
  一、本罪与诈骗罪的区别第30-31页
  二、本罪与集资诈骗罪的区别第31页
  三、本罪与非法经营罪的区别第31-32页
  四、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区别第32-34页
 第三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共犯形态第34-36页
  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必要共犯第34-35页
  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共犯的处罚原则第35-36页
 第四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停止形态第36-38页
  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存在停止形态第36-37页
  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三种停止形态的具体分析第37-38页
 第五节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罪数认定第38-41页
  一、与虚报注册资本罪等相关罪名的罪数问题第38-39页
  二、与诈骗罪等相关罪名的罪数问题第39页
  三、与非法拘禁罪等相关罪名的罪数问题第39-40页
  四、与侵犯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的严重暴力犯罪的罪数问题第40-41页
第五章 完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法建议第41-46页
 第一节 各国、各地区传销犯罪的立法概况第41-43页
  一、北美的传销犯罪立法第41页
  二、欧洲的传销犯罪立法第41-42页
  三、亚洲的传销犯罪立法第42-43页
 第二节 我国传销犯罪的刑事立法的完善第43-46页
  一、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适用障碍第43-44页
  二、进一步完善我国传销犯罪立法的建议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RIPS背景下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完善建议
下一篇:论中国洗钱罪的立法完善--从立法、司法、FATF三维视觉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