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20页 |
1.2.1 河流生态修复 | 第11-12页 |
1.2.2 河流生态需水 | 第12-13页 |
1.2.3 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13-18页 |
1.2.4 河流生态补偿 | 第18-20页 |
1.2.5 河流生态服务价值 | 第2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永定河流域概况 | 第23-32页 |
2.1 永定河的形成及演变 | 第23-24页 |
2.1.1 地质地理 | 第23页 |
2.1.2 河道迁徙演变 | 第23-24页 |
2.2 流域水文气象 | 第24-28页 |
2.2.1 流域降雨 | 第24-26页 |
2.2.2 河道径流 | 第26-27页 |
2.2.3 典型洪水 | 第27-28页 |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28-30页 |
2.3.1 防洪工程 | 第28-29页 |
2.3.2 引水工程 | 第29页 |
2.3.3 水能利用 | 第29页 |
2.3.4 河滩开发 | 第29-30页 |
2.4 生态服务价值 | 第30-32页 |
第3章 永定河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32-49页 |
3.1 永定河生态需水概述 | 第32-33页 |
3.2 官厅山峡生态需水量计算 | 第33-47页 |
3.2.1 基于水文学法的估算 | 第33-38页 |
3.2.2 基于水力学法的估算 | 第38-45页 |
3.2.3 综合对比与选取 | 第45-47页 |
3.3 平原河道生态需水配置分析 | 第47-49页 |
3.3.1 生态需水配置原则 | 第47页 |
3.3.2 生态需水配置目标 | 第47-49页 |
第4章 永定河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 | 第49-58页 |
4.1 生态修复目标 | 第49-50页 |
4.1.1 生态问题 | 第49页 |
4.1.2 修复目标 | 第49-50页 |
4.2 生态修复任务 | 第50-53页 |
4.2.1 主要任务 | 第50页 |
4.2.2 工程措施 | 第50-53页 |
4.3 永定河生态需水保障 | 第53-58页 |
4.3.1 园博湖生态需水配置 | 第53-54页 |
4.3.2 平原城市段生态需水配置 | 第54-55页 |
4.3.3 跨区域水资源调度措施 | 第55-58页 |
第5章 永定河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 第58-72页 |
5.1 永定河水环境改善评价 | 第58-65页 |
5.1.1 水环境基本情况 | 第58-59页 |
5.1.2 水质评价 | 第59-64页 |
5.1.3 水质评价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5.2 生态修复的综合效益 | 第65-69页 |
5.2.1 环境效益 | 第65-66页 |
5.2.2 社会效益 | 第66页 |
5.2.3 经济效益 | 第66-67页 |
5.2.4 文化效益 | 第67-69页 |
5.3 生态服务价值提升 | 第69-70页 |
5.4 生态修复下一步措施 | 第70-72页 |
5.4.1 存在的问题 | 第70-71页 |
5.4.2 持续的措施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5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3页 |
附录A 永定河(北京段)流域位置总图 | 第80-81页 |
附录B 永定河(北京段)卢沟桥以下河道生态类型识别图 | 第81-82页 |
附录C 永定河(北京段)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定位图 | 第82-8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