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眼新病害—红粉病的病原菌鉴定、致病性与防治技术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12-14页 |
1.1 龙眼果实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第12-13页 |
1.2 田间分布型 | 第13页 |
1.3 ISSR分子标记 | 第13-1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4-26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14-15页 |
2.1.1 供试菌株 | 第14页 |
2.1.2 供试药剂 | 第14-15页 |
2.1.3 供试培养基 | 第15页 |
2.1.4 供试试剂 | 第15页 |
2.1.5 供试仪器 | 第15页 |
2.1.6 试剂盒 | 第15页 |
2.2 方法 | 第15-26页 |
2.2.1 田间发生情况 | 第15-17页 |
2.2.2 病原菌研究 | 第17-24页 |
2.2.3 药剂筛选 | 第24-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4页 |
3.1 田间发生情况 | 第26-31页 |
3.1.1 症状描述及发病情况调查 | 第26-28页 |
3.1.2 龙眼红粉病空间分布型和聚集指标 | 第28-31页 |
3.2 病原菌研究结果 | 第31-41页 |
3.2.1 致病菌鉴定结果 | 第31-34页 |
3.2.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34-37页 |
3.2.3 致病性分化 | 第37-41页 |
3.3 药剂筛选 | 第41-44页 |
3.3.1 室内毒力测定 | 第41-43页 |
3.3.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第43-44页 |
4 讨论 | 第44-46页 |
4.1 病害空间分布型 | 第44页 |
4.2 病原菌研究 | 第44-46页 |
4.3 药剂筛选 | 第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5.1 龙眼红粉病田间调查 | 第46页 |
5.2 龙眼红粉病致病菌研究 | 第46页 |
5.3 龙眼病害防治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