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理论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理论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5.1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基本情况 | 第16-24页 |
2.1 参政议政概述 | 第16-19页 |
2.1.1 参政议政的历史沿革 | 第16页 |
2.1.2 参政议政的内容及特点 | 第16-18页 |
2.1.3 参政议政与一般政治参与的区别 | 第18-19页 |
2.2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途径 | 第19-21页 |
2.2.1 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 第19-20页 |
2.2.2 政府和司法机关实职安排 | 第20-21页 |
2.2.3 其他方面 | 第21页 |
2.3 参政议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2.3.1 各方对参政议政的重视重视不够 | 第21-22页 |
2.3.2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机制不健全 | 第22页 |
2.3.3 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能力不强 | 第22-23页 |
2.3.4 参政议政实效不明显 | 第23-24页 |
第3章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基本分析 | 第24-36页 |
3.1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履职现状 | 第24-31页 |
3.1.1 组织沿革与建设 | 第24-27页 |
3.1.2 政治、实职安排 | 第27-28页 |
3.1.3 提案、议案工作 | 第28-29页 |
3.1.4 调研工作 | 第29-30页 |
3.1.5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 第30页 |
3.1.6 协商沟通 | 第30-31页 |
3.1.7 特约监督员和对口联系单位情况 | 第31页 |
3.2 农工党泉州市委会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 | 第31-36页 |
3.2.1 参政议政外部条件不理想 | 第31-33页 |
3.2.2 党员结构不合理 | 第33-34页 |
3.2.3 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第4章 农工党其他地方组织参政议政经验 | 第36-44页 |
4.1 农工党杭州市委会、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参政议政先进做法 | 第36-42页 |
4.1.1 农工党杭州市委会参政议政经验 | 第36-40页 |
4.1.2 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参政议政经验 | 第40-42页 |
4.2 农工党杭州市委会、农工党厦门市委会参政议政经验借鉴 | 第42-44页 |
4.2.1 加强组织建设 | 第42页 |
4.2.2 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 | 第42-43页 |
4.2.3 合理运用激励手段 | 第43页 |
4.2.4 培养参政议政人才 | 第43-44页 |
第5章 完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参政议政的建议 | 第44-55页 |
5.1 改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外部条件 | 第44-48页 |
5.1.1 改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外部环境 | 第44-45页 |
5.1.2 保障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知情权 | 第45-46页 |
5.1.3 增加民主党派人士的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 | 第46-47页 |
5.1.4 确保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程序的规范化 | 第47-48页 |
5.2 加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建设 | 第48-50页 |
5.2.1 有针对性地建立参政议政人才队伍 | 第48-49页 |
5.2.2 完善人才培养制度 | 第49页 |
5.2.3 加强参政议政人才整合力度 | 第49-50页 |
5.3 完善健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机制 | 第50-51页 |
5.3.1 完善参政议政领导机制 | 第50页 |
5.3.2 完善参政议政经费保障机制 | 第50页 |
5.3.3 完善课题调研机制 | 第50-51页 |
5.3.4 完善调研成果转化和跟踪反馈机制 | 第51页 |
5.3.5 完善参政议政宣传机制 | 第51页 |
5.4 完善参政议政激励竞争手段 | 第51-52页 |
5.4.1 加强对班子成员和骨干成员的参政议政考核 | 第51-52页 |
5.4.2 合理运用激励方式 | 第52页 |
5.5 开拓新的参政议政工作途径 | 第52-55页 |
5.5.1 探索网络参政议政新形式 | 第52-54页 |
5.5.2 其他参政议政形式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