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热工水力学及其设计、计算论文

海洋条件下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分析程序开发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7页
        1.2.1 海洋条件下反应堆热工水力特性研究第11-15页
        1.2.2 周期力场下流动及传热模型研究第15-16页
        1.2.3 基于RELAP5程序的二次开发方法研究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第17-19页
第2章 海洋条件计算程序的开发与验证第19-39页
    2.1 RELAP5程序简介第19-21页
    2.2 海洋条件下的数学物理模型第21-34页
        2.2.1 附加力模型第21-26页
        2.2.2 节点空间坐标模型第26-31页
        2.2.3 流动及换热模型第31-34页
    2.3 海洋条件计算程序框架第34-35页
        2.3.1 计算程序结构第34页
        2.3.2 数值求解技术第34-35页
    2.4 计算程序验证第35-38页
        2.4.1 摇摆条件的验证第35-37页
        2.4.2 起伏条件的验证第37-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海洋条件下的自然循环特性研究第39-57页
    3.1 IP200反应堆系统建模第39-43页
        3.1.1 IP200反应堆的主要特点第39-41页
        3.1.2 IP200仿真建模第41-43页
    3.2 陆基条件下的自然循环特性第43-45页
    3.3 海洋条件下的自然循环特性第45-56页
        3.3.1 倾斜对自然循环的影响第45-49页
        3.3.2 摇摆对自然循环的影响第49-54页
        3.3.3 起伏对自然循环的影响第54-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海洋条件下的核热耦合特性研究第57-77页
    4.1 反应堆物理热工耦合模型第57-65页
        4.1.1 IP200全堆芯物理模型第57-58页
        4.1.2 RELAP5接口模型第58-59页
        4.1.3 RELAP5/REMARK耦合策略第59-65页
    4.2 陆基条件下的核热耦合特性第65-67页
    4.3 海洋条件下的核热耦合特性第67-75页
        4.3.1 倾斜对核热耦合的影响第68-71页
        4.3.2 摇摆对核热耦合的影响第71-73页
        4.3.3 起伏对核热耦合的影响第73-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摇摆对窄通道内自然循环条件下气泡行为影响研究
下一篇:二维位置灵敏探测器检测平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