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双锥形件无模旋压试验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旋压的分类及变形特点 | 第8-11页 |
1.3 旋压成形的发展概况 | 第11-15页 |
1.3.1 旋压工艺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3.2 旋压设备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3.3 旋压理论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3.4 有限元数值模拟在旋压成形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4 无模旋压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锥形件无模旋压理论探讨 | 第17-25页 |
2.1 锥形件旋压的变形分区 | 第17-19页 |
2.1.1 剪切旋压区的变形特点 | 第17-18页 |
2.1.2 普通旋压区的变形特点 | 第18-19页 |
2.2 分界圆直径计算 | 第19-20页 |
2.3 旋压变形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2.3.1 切向旋压力 | 第20-22页 |
2.3.2 径向与轴向旋压力的简化计算 | 第22-23页 |
2.4 芯棒摩擦力矩与旋压力矩 | 第23-24页 |
2.4.1 芯棒摩擦力矩 | 第23页 |
2.4.2 旋压力矩 | 第23-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双锥形件旋压成形工艺方案的确定 | 第25-32页 |
3.1 药型罩形状及成形工艺分析 | 第25-27页 |
3.1.1 药型罩形状特点 | 第25页 |
3.1.2 药型罩成形方法 | 第25-27页 |
3.1.3 药型罩旋压成形难点分析 | 第27页 |
3.2 本文研究对象 | 第27-28页 |
3.3 薄壁大深度双锥形件的初步成形方案 | 第28-29页 |
3.4 主要工艺参数的取值及其对成形的影响 | 第29-31页 |
3.4.1 主轴转速 | 第29页 |
3.4.2 旋轮进给率 | 第29-30页 |
3.4.3 旋轮几何尺寸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试验准备及初步试验研究 | 第32-43页 |
4.1 试验设备 | 第32-33页 |
4.2 旋轮轨迹控制 | 第33-34页 |
4.3 板坯尺寸及网格制作 | 第34-36页 |
4.4 试验结果与失效分析 | 第36-40页 |
4.4.1 锥顶早期开裂 | 第36页 |
4.4.2 工艺改进 | 第36-38页 |
4.4.3 锥底起皱及工艺改进 | 第38页 |
4.4.4 表面质量及尺寸精度分析 | 第38-40页 |
4.5 双锥形件旋压成形的变形规律 | 第40-42页 |
4.5.1 壁厚减薄率分布 | 第40-41页 |
4.5.2 锥面应变分析 | 第41-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工艺参数优化 | 第43-57页 |
5.1 主要质量指标 | 第43-44页 |
5.2 成形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44-45页 |
5.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5页 |
5.3.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45-46页 |
5.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3页 |
5.3.3 响应面分析 | 第53-55页 |
5.4 优化方案试验验证 | 第55-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