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8-10页
        1.2.1 国外文献综述第8-9页
        1.2.2 国内文献综述第9-10页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10-1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页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1-13页
2.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概述第13-18页
    2.1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含义第13页
    2.2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特征第13-14页
        2.2.1 标准化金融产品第13页
        2.2.2 主动负债工具第13页
        2.2.3 安全系数高第13页
        2.2.4 可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第13-14页
    2.3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种类第14-15页
        2.3.1 按照发行者的不同第14页
        2.3.2 按照发行利率的不同第14页
        2.3.3 按照付息方式的不同第14-15页
    2.4 我国商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重启的重要意义第15-18页
        2.4.1 有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快速发展第15-16页
        2.4.2 有利于完善市场化定价机制第16页
        2.4.3 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负债管理能力第16-17页
        2.4.4 有利于满足投资者的多样化投资需求第17-18页
3. 我国商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的发展状况及障碍因素第18-32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起步阶段(1986-1997年)第19-20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重启阶段(2015年-至今)第20-24页
        3.2.1 我国再次推出大额定期存单业务的条件已经具备第20-21页
        3.2.2 我国商业银行大额定期存单业务重启后的发展情况第21-24页
    3.3 我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重启后的影响第24-30页
        3.3.1 对金融产品格局产生影响第24-27页
        3.3.2 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影响第27-29页
        3.3.3 考验中小银行的综合管理能力第29-30页
    3.4 我国商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因素第30-32页
        3.4.1 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强第30页
        3.4.2 没有健全的二级交易市场第30页
        3.4.3 大额定期存单的产品设计还有待完善第30-31页
        3.4.4 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对大额定期存单的认识不足第31-32页
4. 国外商业银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启示第32-37页
    4.1 美国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的发展情况第32-34页
    4.2 日本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的发展情况第34-35页
    4.3 国外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发展的启示第35-37页
        4.3.1 大额定期存单的推出遵从循序渐进的过程第35页
        4.3.2 大额定期存单的良好发展依赖于可流通的二级市场第35-36页
        4.3.3 大额定期存单有助于加快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放开第36页
        4.3.4 大额定期存单的发展形势带有明显的亲周期性第36-37页
5.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第37-41页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第37页
    5.2 加强大额定期存单二级市场建设第37-38页
    5.3 商业银行应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负债管理能力第38页
    5.4 加强大额定期存单产品的多元化创新第38-39页
    5.5 商业银行应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第39-41页
6. 总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价--基于保兑仓模式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个人房产抵押贷款的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