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资源论文--水产资源学论文--资源增殖和种群结构论文

洞头海域大黄鱼增殖放流及其效果初步评价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9页
        1.1.1 渔业增殖放流概述第14-16页
            1.1.1.1 国外渔业增殖放流概述第14-15页
            1.1.1.2 国内渔业增殖放流概述第15-16页
        1.1.2 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概述第16-19页
            1.1.2.1 国外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第16-17页
            1.1.2.2 国内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第17页
            1.1.2.3 大黄鱼资源变化及保护措施第17-19页
    1.2 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1 大黄鱼增殖放流历史回顾第19-20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8页
    2.1 数据来源第22页
    2.2 放流苗种和放流方法第22页
        2.2.1 苗种来源第22页
        2.2.2 放流方法第22页
    2.3 调查内容第22页
    2.4 放流效果调查方法第22-25页
        2.4.1 放流区海上定点调查第22-23页
        2.4.2 放流区外围周边水域海上跟踪调查第23-24页
        2.4.3 渔业生产动态调查第24页
        2.4.4 社会调查第24页
        2.4.5 标志鱼回收第24-25页
    2.5 效果评价方法第25-28页
        2.5.1 对比分析法第25页
        2.5.2 资源量估算第25-26页
        2.5.3 投入与产出比第26页
        2.5.4 回捕率第26-28页
第三章 大黄鱼放流概况第28-30页
    3.1 洞头海域大黄鱼放流情况第28-30页
        3.1.1 苗种放流时间和位置第28页
        3.1.2 苗种计数和运输第28页
        3.1.3 苗种放流规格及数量第28-29页
        3.1.4 苗种投放第29-30页
第四章 调查结果第30-36页
    4.1 放流区海上定点调查结果第30页
    4.2.放流区外围周边海域调查结果第30-32页
    4.3 渔业生产动态调查结果第32-34页
        4.3.1 洞头捕捞大黄鱼的作业方式和船只数第32页
        4.3.2 社会调查结果第32-34页
    4.4 标志鱼回捕第34-36页
第五章 效果分析与评价第36-45页
    5.1 放流大黄鱼生长第36-39页
        5.1.1 2013-2015年大黄鱼各年生长情况第36-38页
        5.1.2 2013~2015年放流大黄鱼体长分布频率对比分析第38-39页
    5.2 资源量估算及渔获量推算第39-41页
    5.3 产出与投入比第41-42页
    5.4 回捕率第42页
    5.5 放流效果整体评价第42-45页
        5.5.1 社会效益第42-43页
        5.5.2 生态效益第43-44页
        5.5.3 经济效益第44-45页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第45-48页
    6.1 放流量与产量关系定性分析第45-46页
    6.2 评价方法的选择分析第46-47页
    6.3 影响放流效果评价的因素第47-48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地理群体小黄鱼形态和种质资源差异研究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HAINUP40对罗非鱼生长、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