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9页 |
1.1.1 渔业增殖放流概述 | 第14-16页 |
1.1.1.1 国外渔业增殖放流概述 | 第14-15页 |
1.1.1.2 国内渔业增殖放流概述 | 第15-16页 |
1.1.2 增殖放流效果评价概述 | 第16-19页 |
1.1.2.1 国外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 | 第16-17页 |
1.1.2.2 国内增殖放流效果评价研究 | 第17页 |
1.1.2.3 大黄鱼资源变化及保护措施 | 第17-1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1 大黄鱼增殖放流历史回顾 | 第19-20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2.1 数据来源 | 第22页 |
2.2 放流苗种和放流方法 | 第22页 |
2.2.1 苗种来源 | 第22页 |
2.2.2 放流方法 | 第22页 |
2.3 调查内容 | 第22页 |
2.4 放流效果调查方法 | 第22-25页 |
2.4.1 放流区海上定点调查 | 第22-23页 |
2.4.2 放流区外围周边水域海上跟踪调查 | 第23-24页 |
2.4.3 渔业生产动态调查 | 第24页 |
2.4.4 社会调查 | 第24页 |
2.4.5 标志鱼回收 | 第24-25页 |
2.5 效果评价方法 | 第25-28页 |
2.5.1 对比分析法 | 第25页 |
2.5.2 资源量估算 | 第25-26页 |
2.5.3 投入与产出比 | 第26页 |
2.5.4 回捕率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大黄鱼放流概况 | 第28-30页 |
3.1 洞头海域大黄鱼放流情况 | 第28-30页 |
3.1.1 苗种放流时间和位置 | 第28页 |
3.1.2 苗种计数和运输 | 第28页 |
3.1.3 苗种放流规格及数量 | 第28-29页 |
3.1.4 苗种投放 | 第29-30页 |
第四章 调查结果 | 第30-36页 |
4.1 放流区海上定点调查结果 | 第30页 |
4.2.放流区外围周边海域调查结果 | 第30-32页 |
4.3 渔业生产动态调查结果 | 第32-34页 |
4.3.1 洞头捕捞大黄鱼的作业方式和船只数 | 第32页 |
4.3.2 社会调查结果 | 第32-34页 |
4.4 标志鱼回捕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效果分析与评价 | 第36-45页 |
5.1 放流大黄鱼生长 | 第36-39页 |
5.1.1 2013-2015年大黄鱼各年生长情况 | 第36-38页 |
5.1.2 2013~2015年放流大黄鱼体长分布频率对比分析 | 第38-39页 |
5.2 资源量估算及渔获量推算 | 第39-41页 |
5.3 产出与投入比 | 第41-42页 |
5.4 回捕率 | 第42页 |
5.5 放流效果整体评价 | 第42-45页 |
5.5.1 社会效益 | 第42-43页 |
5.5.2 生态效益 | 第43-44页 |
5.5.3 经济效益 | 第44-45页 |
第六章 讨论与分析 | 第45-48页 |
6.1 放流量与产量关系定性分析 | 第45-46页 |
6.2 评价方法的选择分析 | 第46-47页 |
6.3 影响放流效果评价的因素 | 第47-48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