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研究课题来源 | 第15-16页 |
第2章 耕地后备资源及其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耕地 | 第16-17页 |
2.2 耕地后备资源 | 第17-18页 |
2.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页 |
2.3.2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8-19页 |
2.3.3 土地的稀缺原理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耕地资源现状 | 第20-32页 |
3.1 前锋区概况 | 第20-25页 |
3.1.1 行政区划 | 第20-21页 |
3.1.2 地势地貌 | 第21页 |
3.1.3 气候特征 | 第21页 |
3.1.4 资源概况 | 第21-24页 |
3.1.5 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3.2 耕地资源现状 | 第25-28页 |
3.2.1 耕地资源利用结构 | 第25-28页 |
3.2.2 耕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3.3 耕地后备资源概况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 | 第32-41页 |
4.1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4.2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34-35页 |
4.3 评价指标选取 | 第35-36页 |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39页 |
4.5 潜力评价等级划分 | 第39页 |
4.6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思路 | 第39-4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 第41-63页 |
5.1 评价单元的确定 | 第41页 |
5.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第41-43页 |
5.3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 | 第43-46页 |
5.4 评价指标的信息提取 | 第46-54页 |
5.5 潜力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54-61页 |
5.5.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 第54-57页 |
5.5.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7-61页 |
5.6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建议 | 第6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附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