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广安市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第14-15页
    1.5 研究课题来源第15-16页
第2章 耕地后备资源及其理论基础第16-20页
    2.1 耕地第16-17页
    2.2 耕地后备资源第17-18页
    2.3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页
        2.3.2 人地关系理论第18-19页
        2.3.3 土地的稀缺原理第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耕地资源现状第20-32页
    3.1 前锋区概况第20-25页
        3.1.1 行政区划第20-21页
        3.1.2 地势地貌第21页
        3.1.3 气候特征第21页
        3.1.4 资源概况第21-24页
        3.1.5 经济概况第24-25页
    3.2 耕地资源现状第25-28页
        3.2.1 耕地资源利用结构第25-28页
        3.2.2 耕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第28页
    3.3 耕地后备资源概况第28-31页
    3.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构建第32-41页
    4.1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影响因素分析第32-34页
    4.2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的基本原则第34-35页
    4.3 评价指标选取第35-36页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6-39页
    4.5 潜力评价等级划分第39页
    4.6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评价思路第39-40页
    4.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第41-63页
    5.1 评价单元的确定第41页
    5.2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第41-43页
    5.3 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第43-46页
    5.4 评价指标的信息提取第46-54页
    5.5 潜力评价及结果分析第54-61页
        5.5.1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第54-57页
        5.5.2 评价结果分析第57-61页
    5.6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建议第61页
    5.7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结论与讨论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8-69页
附录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咪唑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增溶卤代烃的性能及相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预修正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在波浪与结构物作用中的改进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