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光鼐及其诗文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窦光鼐的家世与生平 | 第14-31页 |
第一节 窦光鼐家世考 | 第14-18页 |
一、窦光鼐之祖辈 | 第14-16页 |
二、父亲窦诜 | 第16-17页 |
三、母亲张氏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窦光鼐生平 | 第18-31页 |
一、读书阶段 | 第19-20页 |
二、仕宦生涯 | 第20-31页 |
(一)天下文官祖,一代帝王师 | 第21-25页 |
(二)文章终报国,荣辱岂关身 | 第25-27页 |
(三)官场沉浮 | 第27-31页 |
第二章 窦光鼐交游考 | 第31-41页 |
第一节 窦光鼐与老师前辈的交游 | 第31-33页 |
一、王尔鉴 | 第31-32页 |
二、董邦达 | 第32页 |
三、于敏中 | 第32-33页 |
四、刘统勋 | 第33页 |
第二节 窦光鼐与同年的交游 | 第33-36页 |
一、张泰开 | 第34页 |
二、郑虎文 | 第34页 |
三、阎循琦 | 第34-35页 |
四、金甡 | 第35页 |
五、梁国治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窦光鼐与好友的交游 | 第36-41页 |
一、刘大櫆 | 第36-37页 |
二、纪昀 | 第37-38页 |
三、李瀚 | 第38页 |
四、杨廷璋 | 第38-39页 |
五、刘墉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窦光鼐诗歌研究 | 第41-82页 |
第一节 窦光鼐诗歌概述 | 第41页 |
第二节 窦光鼐的诗歌主张 | 第41-43页 |
第三节 窦光鼐诗歌的主要内容 | 第43-68页 |
一、应制之作 | 第44-47页 |
二、题画之作 | 第47-52页 |
三、酬唱赠答之作 | 第52-55页 |
四、乡愁亲情之作 | 第55-59页 |
五、山水记游之作 | 第59-63页 |
六、怀古咏史之作 | 第63-66页 |
七、其他 | 第66-68页 |
第四节 窦光鼐诗歌的艺术特色 | 第68-82页 |
一、清丽雄奇,转益多师 | 第68-72页 |
二、众体兼备,五律见长 | 第72-75页 |
三、以文为诗,以典入诗 | 第75-82页 |
第四章 窦光鼐古文研究 | 第82-97页 |
第一节 窦光鼐古文概况 | 第82-83页 |
第二节 窦光鼐的古文主张 | 第83-84页 |
第三节 窦光鼐的古文创作 | 第84-97页 |
一、赋颂 | 第84-87页 |
二、传记 | 第87-90页 |
三、论辩 | 第90-94页 |
四、序跋 | 第94-97页 |
结语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