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 论题提出的背景 | 第8-9页 |
2. 论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10-16页 |
1. 主要研究成果回顾 | 第10-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政治制度与档案工作 | 第16-21页 |
(一) 政治制度与档案工作概述 | 第16-18页 |
1. 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16-17页 |
2. 档案工作的基本阐释 | 第17-18页 |
(二) 政治制度与档案工作的关系 | 第18-21页 |
1. 档案工作是政治制度的产物 | 第18-19页 |
2. 政治制度作用于档案工作 | 第19-21页 |
二、清代的社会政治背景概述 | 第21-26页 |
(一) 清代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 第21页 |
(二) 清代政治背景概述 | 第21-22页 |
1. 清前期政治背景概述 | 第21-22页 |
2. 清末政治背景概述 | 第22页 |
(三) 清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 第22-26页 |
1. 承袭效仿明代的政治制度 | 第22-23页 |
2.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与部门权力 | 第23-24页 |
3. 双轨制下的信息渠道分化明显 | 第24页 |
4. 体现民族多样化,彰显满族贵族与官员地位 | 第24-26页 |
三、清代政治制度对档案工作影响的具体分析 | 第26-44页 |
(一) 清代档案机构设置 | 第26-32页 |
1. 清代主要档案机构设置 | 第26-29页 |
2. 清代政治制度对档案机构设置的影响 | 第29-32页 |
(二) 清代文书制度 | 第32-35页 |
1. 清代文书的形成与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2. 政治制度对清代文书制度演变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三) 清代档案立法 | 第35-38页 |
1. 清代档案立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2. 清代政治体制的发展与变革对档案立法的影响 | 第37-38页 |
(四) 清代档案管理制度 | 第38-41页 |
1. 清代主要档案管理制度 | 第38-40页 |
2. 清代社会体制变革对清代档案管理制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五) 清代档案工作人员 | 第41-44页 |
1. 清代档案工作人员设置 | 第41-42页 |
2. 清代档案工作人员地位变化与政治制度变革之间的关系 | 第42-44页 |
四、清代档案工作评价及对现代档案工作的启迪与借鉴 | 第44-53页 |
(一) 清代档案工作的先进性与局限性 | 第44-48页 |
1. 清代档案工作的先进性 | 第44-46页 |
2. 清代档案工作的局限性 | 第46-48页 |
(二) 清代档案工作对现代档案工作的启迪 | 第48-50页 |
1. 为我国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组织原则提供借鉴 | 第48页 |
2. 为我国档案工作简洁高效有序发展提供了参考 | 第48-49页 |
3. 为我国依法治档提供了历史依据 | 第49页 |
4. 为清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史料 | 第49-50页 |
(三) 清代档案工作对现代档案工作的借鉴和反思 | 第50-53页 |
1. 档案内容的真实性 | 第50-51页 |
2. 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建立监督管理体系 | 第51页 |
3. 树立档案危机管理意识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