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野下技术理性地位探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5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1.5.1 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生态文明与技术理性 | 第19-28页 |
2.1 生态文明的内涵及意义 | 第19-23页 |
2.1.1 生态文明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2 生态文明的特征 | 第20-21页 |
2.1.3 生态文明的意义 | 第21-23页 |
2.2 技术理性及其合理性 | 第23-28页 |
2.2.1 技术理性的本质 | 第23-24页 |
2.2.2 技术理性的作用 | 第24-25页 |
2.2.3 技术理性的合理性 | 第25-28页 |
第3章 技术理性现实地位及原因 | 第28-36页 |
3.1 技术理性的现实表现 | 第28-30页 |
3.1.1 技术理性在经济上的表现 | 第28-29页 |
3.1.2 技术理性在政治上的表现 | 第29页 |
3.1.3 技术理性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 | 第29-30页 |
3.2 技术理性地位的异化 | 第30-33页 |
3.2.1 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 第30-31页 |
3.2.2 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 | 第31-32页 |
3.2.3 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动摇 | 第32-33页 |
3.3 技术理性地位异化的根源 | 第33-36页 |
3.3.1 自然的根源 | 第33-34页 |
3.3.2 社会的根源 | 第34-35页 |
3.3.3 人自身的根源 | 第35-36页 |
第4章 技术理性地位在生态文明中的重塑 | 第36-46页 |
4.1 技术理性对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 第36-39页 |
4.1.1 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手段 | 第36-37页 |
4.1.2 技术理性是人类理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37-38页 |
4.1.3 技术生态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 | 第38-39页 |
4.2 技术理性的超越 | 第39-42页 |
4.2.1 认知方式的超越 | 第40页 |
4.2.2 制度方面的超越 | 第40-41页 |
4.2.3 文化方面的超越 | 第41-42页 |
4.3 生态文明对技术理性地位的重塑 | 第42-46页 |
4.3.1 以自然存在论和自然秩序为统摄 | 第42-43页 |
4.3.2 以人的生态生存需求为约束 | 第43-44页 |
4.3.3 以伦理原则为基础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