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一、引言 | 第9-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四)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二、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一)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4-19页 |
1. 基本概念 | 第14-17页 |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3. 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 第18-19页 |
4.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 第19页 |
(二)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界定及属性分析 | 第19-23页 |
1. 内涵界定 | 第19-20页 |
2. 属性分析 | 第20-23页 |
三、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31页 |
(一) 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问题 | 第23-28页 |
1.思想现状及问题 | 第23页 |
2. 结构现状及问题 | 第23-24页 |
3. 劳动用工现状及问题 | 第24-25页 |
4. 配置问题 | 第25-26页 |
5. 体制现状及问题 | 第26-27页 |
6. 机制现状及问题 | 第27-28页 |
(二) 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1. 不同利益群体目标取向不同 | 第28-29页 |
2. 管理意识不强 | 第29页 |
3. 法制意识淡薄 | 第29-30页 |
4. 劳动就业体制不健全 | 第30-31页 |
四、完善我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 第31-40页 |
(一) 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 第31页 |
(二) 树立一个兼顾多方的管理目标 | 第31页 |
(三) 转变劳动用工观念 | 第31-32页 |
1. 消除消极用工思想 | 第31-32页 |
2. 自觉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 第32页 |
3. 按程序依法建立健全用工制度 | 第32页 |
4. 依法做好规范用工的基础性工作 | 第32页 |
(四)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32-33页 |
1. 制定切实可行的的劳动计划 | 第32页 |
2. 逐步实施统一的用工标准 | 第32-33页 |
3. 积极吸纳和引进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 第33页 |
(五) 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第33-40页 |
1. 科学的定岗、定编、定责 | 第33-34页 |
2. 竞聘 | 第34-35页 |
3.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 第35-36页 |
4.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 第36-37页 |
5.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 第37-38页 |
6. 建立完善的职工培训机制 | 第38-40页 |
五、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六、致谢 | 第43-44页 |
七、作者简介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