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移动环境下的MIMO信道测量以及信道建模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1.2 高速铁路无线环境下对通信的挑战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无线信道特性 | 第14-20页 |
2.1 概述 | 第14页 |
2.2 大尺度衰落特性 | 第14-17页 |
2.2.1 路径损耗 | 第15-16页 |
2.2.2 阴影衰落 | 第16页 |
2.2.3 信道损耗模型 | 第16-17页 |
2.3 小尺度衰落特性 | 第17-18页 |
2.3.1 时域传播特性 | 第17-18页 |
2.3.2 频域传播特性 | 第18页 |
2.3.3 空域传播特性 | 第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第三章 高铁信道测量方案设计 | 第20-28页 |
3.1 大尺度测量方法 | 第20-22页 |
3.1.1 连续波测量法 | 第20-21页 |
3.1.2 宽带信号测量法 | 第21-22页 |
3.2 小尺度测量方法 | 第22-24页 |
3.2.1 直接射频脉冲测量 | 第22页 |
3.2.2 频域信道测量法 | 第22-23页 |
3.2.3 扩频滑动相关测量 | 第23-24页 |
3.3 高速环境下信道测量方案设计 | 第24-27页 |
3.3.1 高铁场景下信道测量的难点 | 第24页 |
3.3.2 高铁信道测量方案 | 第24-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多径提取算法优化 | 第28-38页 |
4.1 多径信号提取常用方法 | 第28页 |
4.1.1 统计特性判决法 | 第28页 |
4.1.2 峰值衰减法 | 第28页 |
4.1.3 噪底基准法 | 第28页 |
4.2 多径信号提取方法优化 | 第28-37页 |
4.2.1 多径信号提取步骤 | 第28-34页 |
4.2.2 多径信号提取结果比较 | 第34-3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数据处理及参数分析 | 第38-66页 |
5.1 大尺度参数处理 | 第38-42页 |
5.1.1 路径损耗指数的处理 | 第38-40页 |
5.1.2 阴影衰落因子标准差 | 第40页 |
5.1.3 SPM修正模型 | 第40-42页 |
5.2 小尺度参数处理 | 第42-49页 |
5.2.1 冲激响应函数的获取 | 第42-44页 |
5.2.2 去除异常点 | 第44页 |
5.2.3 选取噪底和门限,提取多径 | 第44页 |
5.2.4 参数抽取 | 第44-49页 |
5.3 实际测量结果分析 | 第49-64页 |
5.3.1 山地(自架天线) | 第49-53页 |
5.3.2 高架桥 | 第53-57页 |
5.3.3 平原开阔地 | 第57-60页 |
5.3.4 城区 | 第60-63页 |
5.3.5 测量结果与现有模型对比 | 第63-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