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高速移动环境下的MIMO信道测量以及信道建模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第10-11页
        1.1.2 高速铁路无线环境下对通信的挑战第11-12页
    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2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无线信道特性第14-20页
    2.1 概述第14页
    2.2 大尺度衰落特性第14-17页
        2.2.1 路径损耗第15-16页
        2.2.2 阴影衰落第16页
        2.2.3 信道损耗模型第16-17页
    2.3 小尺度衰落特性第17-18页
        2.3.1 时域传播特性第17-18页
        2.3.2 频域传播特性第18页
        2.3.3 空域传播特性第18页
    2.4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三章 高铁信道测量方案设计第20-28页
    3.1 大尺度测量方法第20-22页
        3.1.1 连续波测量法第20-21页
        3.1.2 宽带信号测量法第21-22页
    3.2 小尺度测量方法第22-24页
        3.2.1 直接射频脉冲测量第22页
        3.2.2 频域信道测量法第22-23页
        3.2.3 扩频滑动相关测量第23-24页
    3.3 高速环境下信道测量方案设计第24-27页
        3.3.1 高铁场景下信道测量的难点第24页
        3.3.2 高铁信道测量方案第24-27页
    3.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多径提取算法优化第28-38页
    4.1 多径信号提取常用方法第28页
        4.1.1 统计特性判决法第28页
        4.1.2 峰值衰减法第28页
        4.1.3 噪底基准法第28页
    4.2 多径信号提取方法优化第28-37页
        4.2.1 多径信号提取步骤第28-34页
        4.2.2 多径信号提取结果比较第34-37页
    4.3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数据处理及参数分析第38-66页
    5.1 大尺度参数处理第38-42页
        5.1.1 路径损耗指数的处理第38-40页
        5.1.2 阴影衰落因子标准差第40页
        5.1.3 SPM修正模型第40-42页
    5.2 小尺度参数处理第42-49页
        5.2.1 冲激响应函数的获取第42-44页
        5.2.2 去除异常点第44页
        5.2.3 选取噪底和门限,提取多径第44页
        5.2.4 参数抽取第44-49页
    5.3 实际测量结果分析第49-64页
        5.3.1 山地(自架天线)第49-53页
        5.3.2 高架桥第53-57页
        5.3.3 平原开阔地第57-60页
        5.3.4 城区第60-63页
        5.3.5 测量结果与现有模型对比第63-64页
    5.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总结第66-67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4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Web的家用机器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Ad Hoc网络自适应混合路由协议在OPNET下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