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T港拖轮效益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2.1 效益评价方法综述 | 第10-12页 |
1.2.2 拖轮效益评价分析方法的选型 | 第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7-30页 |
2.1 主成份分析方法 | 第17-20页 |
2.1.1 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1.2 因子分析主要计算方法 | 第18-20页 |
2.1.3 因子分析基本步骤 | 第20页 |
2.2 DEA论 | 第20-28页 |
2.2.1 DEA的基本概念及评价思路 | 第20-21页 |
2.2.2 DEA的特点 | 第21页 |
2.2.3 DEA评价的步骤过程 | 第21-22页 |
2.2.4 DEA各模型 | 第22-27页 |
2.2.5 数据包络评价分析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7-28页 |
2.3 因子分析在DEA评价中的应用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DEA模型输入输出指标的确定 | 第30-48页 |
3.1 拖轮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0-37页 |
3.1.1 T港拖轮公司情况概要 | 第30-31页 |
3.1.2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1-33页 |
3.1.3 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3-37页 |
3.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第37-39页 |
3.3 主成份分析法可行性分析 | 第39页 |
3.4 DEA模型输入输出指标的分析 | 第39-44页 |
3.4.1 提取公共因子 | 第39-41页 |
3.4.2 主成份的解释 | 第41-43页 |
3.4.3 因子得分计算 | 第43-44页 |
3.5 DEA模型输入输出指标的最终确定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基于DEA的拖轮作业经济效益分析 | 第48-60页 |
4.1 拖轮作业经济效益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8-54页 |
4.1.1 DEA分析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第48-51页 |
4.1.2 无效单元改进 | 第51-54页 |
4.2 DEA超效率模型下的拖轮单船投入产出效率 | 第54-56页 |
4.3 对策与建议 | 第56-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