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8-9页
        一 选题背景第8页
        二 选题意义第8-9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9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9-11页
第一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概述第11-17页
    第一节 精神损害赔偿第11-14页
        一 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第11-12页
        二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在我国的确立第12-14页
    第二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第14-17页
第二章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域外考察第17-21页
    第一节 国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第17-19页
        一 大陆法系国家第17-18页
        二 英美法系国家第18-19页
    第二节 对国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分析第19-21页
第三章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及理论争议第21-25页
    第一节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否定性规定第21页
    第二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第21-23页
        一 一律不予受理第21-22页
        二 部分支持第22页
        三 民庭单独受理第22-23页
    第三节 我国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争议第23-25页
        一 否定说第23页
        二 肯定说第23-25页
第四章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第25-43页
    第一节 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5-29页
        一 必要性第25-27页
        二 可行性第27-29页
    第二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第29-33页
        一 抚慰性和补偿性并重的原则第30页
        二 罪责与赔偿相一致的原则第30-33页
        三 法官自由裁量的原则第33页
    第三节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第33-43页
        一 赔偿的条件第34-35页
        二 赔偿的范围第35-36页
        三 赔偿的主体第36-37页
        四 赔偿的金额第37-39页
        五 诉讼证明标准第39页
        六 二审程序第39-40页
        七 国家救助制度第40-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个人简历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判程序中的刑事和解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制度研究--以“田某故意伤害案”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