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内外品牌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外关于品牌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关于涉农电视栏目品牌传播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2章 涉农电视栏目品牌传播概述 | 第21-29页 |
2.1 涉农电视栏目发展状况 | 第21-24页 |
2.1.1 涉农电视栏目的兴起和繁荣 | 第21-22页 |
2.1.2 涉农电视栏目的现状和问题 | 第22-24页 |
2.2 涉农电视栏目品牌传播状况 | 第24-29页 |
2.2.1 电视栏目品牌概念 | 第24-26页 |
2.2.2 电视品牌传播的现状 | 第26-27页 |
2.2.3 涉农电视品牌传播的现状 | 第27-29页 |
第3章 《致富经》内外部环境描述和分析 | 第29-44页 |
3.1 宏观环境描述 | 第29-32页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9-30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30页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第30-31页 |
3.1.4 技术环境 | 第31-32页 |
3.2 微观环境分析 | 第32-38页 |
3.2.1 《致富经》竞争对手分析 | 第32-35页 |
3.2.2 《致富经》自身分析 | 第35-36页 |
3.2.3 《致富经》受众分析 | 第36-38页 |
3.3 新媒体环境下《致富经》品牌传播的SWOT分析 | 第38-44页 |
3.3.1 优势分析 | 第39-42页 |
3.3.2 劣势分析 | 第42页 |
3.3.3 机会分析 | 第42-43页 |
3.3.4 威胁分析 | 第43-44页 |
第4章 《致富经》的品牌传播现状 | 第44-52页 |
4.1 《致富经》的品牌定位 | 第44-45页 |
4.1.1 按需划分市场定位 | 第44-45页 |
4.1.2 差异高效的内容定位 | 第45页 |
4.2 《致富经》的品牌推广 | 第45-48页 |
4.2.1 用活动营销进行品牌推广 | 第46-47页 |
4.2.2 用衍生品牌延伸品牌价值 | 第47页 |
4.2.3 树业界权威维护品牌形象 | 第47-48页 |
4.3 《致富经》的品牌传播效果及成因 | 第48-50页 |
4.3.1 理想的双重效益传播效果 | 第48页 |
4.3.2 现实的多重效益传播效果 | 第48-49页 |
4.3.3 《致富经》品牌传播效果的经验和不足之成因 | 第49-50页 |
4.4 《致富经》品牌传播优化 | 第50-52页 |
4.4.1 提高新媒体传播能力 | 第50-51页 |
4.4.2 扩大选题领域,升级目标受众覆盖面 | 第51-52页 |
第5章 从《致富经》看涉农栏目的品牌传播优化 | 第52-63页 |
5.1 加强信息互动—以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品牌形象 | 第52-55页 |
5.1.1 分流内容,聚合受众 | 第52-54页 |
5.1.2 渠道多元,扩大传播 | 第54-55页 |
5.2 切实服务“三农”—以满足受众的真实需求扩大品牌依赖感 | 第55-59页 |
5.2.1 “三农”服务信息要务实 | 第55-58页 |
5.2.2 “三农”服务信息要合宜 | 第58-59页 |
5.3 强化社会责任—用公益营销和衍生产品推广品牌美誉度 | 第59-63页 |
5.3.1 涉农电视的公益营销 | 第59-61页 |
5.3.2 涉农电视的衍生产品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