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其他论文--生活论文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氮耐受响应机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9页
    1.1 概述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1-27页
        1.2.1 厌氧消化过程概述第11-12页
        1.2.2 厌氧消化过程的氨氮抑制效应第12-17页
        1.2.3 厌氧消化反应器的氨氮抑制及减缓抑制措施研究第17-20页
        1.2.4 氨氮抑制情况下厌氧消化产甲烷代谢途径的研究第20-27页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1.3.1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7页
        1.3.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1.3.3 本论文的研究技术路线第28-29页
第二章 缓冲体系下物料比对餐厨垃圾固渣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第29-51页
    2.1 前言第2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9-34页
        2.2.1 实验装置和实验设置第29-30页
        2.2.2 接种污泥和消化底物第30-31页
        2.2.3 常规指标测定及分析第31页
        2.2.4 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第31页
        2.2.5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第31-32页
        2.2.6 CoF420的测定第32-33页
        2.2.7 底物降解特性的计算第33-34页
        2.2.8 统计学方法第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50页
        2.3.1 物料比对餐厨垃圾固渣批式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第34-42页
        2.3.2 不同物料比条件下淀粉酶、蛋白酶和CoF_(420)的变化第42-45页
        2.3.3 不同物料比条件下底物分解及TS(或VS)去除率第45-47页
        2.3.4 产气动力学拟合第47-50页
    2.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全混式厌氧反应器的启动运行性能及失稳过程研究第51-61页
    3.1 前言第5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51-53页
        3.2.1 底物与接种物第51页
        3.2.2 反应装置第51-53页
        3.2.3 实验设置第53页
        3.2.4 分析方法第5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3-60页
        3.3.1 启动阶段反应器的运行性能第53-57页
        3.3.2 失稳阶段反应器的运行性能第57-59页
        3.3.3 恢复阶段反应器的运行性能第59-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基于梯度氨氮压力的厌氧系统氨氮耐受性驯化研究第61-75页
    4.1 前言第61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1-64页
        4.2.1 底物与接种物第61页
        4.2.2 实验设备第61页
        4.2.3 驯化策略第61-62页
        4.2.4 厌氧污泥氨氮耐受性测定第62页
        4.2.5 分析方法第62-63页
        4.2.6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第63-6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4-74页
        4.3.1 驯化过程中梯度氨氮压力的控制及pH的变化第64-65页
        4.3.2 梯度氨氮压力下反应器的沼气产量及甲烷含量第65-66页
        4.3.3 梯度氨氮压力下SCOD、VFAs和碱度的变化第66-67页
        4.3.4 梯度氨氮压力下酶学特性的变化第67-68页
        4.3.5 梯度氨氮压力下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第68-69页
        4.3.6 梯度氨氮压力下细菌的相对丰度第69-71页
        4.3.7 驯化前后厌氧污泥的SEM和CLSM扫描结果与分析第71-72页
        4.3.8 驯化前后厌氧污泥的氨氮耐受性比较第72-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基于选择性抑制的氨氮耐受污泥产甲烷代谢途径研究第75-81页
    5.1 前言第75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5-76页
        5.2.1 底物与接种物第75页
        5.2.2 实验装置第75页
        5.2.3 实验设计第75-76页
        5.2.4 分析方法第76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6-80页
        5.3.1 BES浓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第76-77页
        5.3.2 氟乙酸钠浓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第77-78页
        5.3.3 无水茶碱浓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第78-79页
        5.3.4 选择性抑制条件下厌氧污泥代谢乙酸产甲烷途径研究第79-80页
    5.4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六章 氨氮耐受污泥对餐厨垃圾固渣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第81-94页
    6.1 前言第81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81-82页
        6.2.1 底物与接种物第81页
        6.2.2 实验设备第81页
        6.2.3 实验设置第81-82页
        6.2.4 分析方法第8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2-93页
        6.3.1 氨氮浓度对接种驯化污泥的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第82-87页
        6.3.2 高氨氮浓度下氨氮耐受污泥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第87-93页
    6.4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七章 高氨氮压力下厌氧反应器处理餐厨垃圾固渣的耐受阈值研究第94-103页
    7.1 前言第94页
    7.2 材料与方法第94-95页
        7.2.1 底物与接种物第94页
        7.2.2 反应装置第94页
        7.2.3 实验设置第94-95页
        7.2.4 分析方法第95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95-102页
        7.3.1 梯度有机负荷下反应器运行特性第95-99页
        7.3.2 梯度有机负荷下反应器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第99-100页
        7.3.3 反应器氨氮耐受阈值的研究第100-101页
        7.3.4 氨氮浓度提高过程中产甲烷菌的相对丰度变化第101-102页
    7.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03-105页
    主要结论第103-104页
    展望第104-105页
论文创新点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4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言语治疗的汉语词汇语义表征分析研究
下一篇:强化反硝化吸磷的低碳源污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