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2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1.2.1 大学校园景观 | 第17-18页 |
1.2.2 景观文化 | 第18-19页 |
1.2.3 景观更新 | 第19-20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1 校园景观中文化传统的概念 | 第21页 |
1.4.2 景观中文化传统对于大学校园景观的重要意义 | 第21页 |
1.4.3 国内大学校园景观更新中文化的传承现状及缺失 | 第21页 |
1.4.4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中文化传承的更新策略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大学校园景观综述 | 第23-32页 |
2.1 大学校园景观构成要素 | 第23-25页 |
2.1.1 硬质景观要素 | 第23-24页 |
2.1.2 软质景观要素 | 第24-25页 |
2.2 大学校园景观中的文化传统 | 第25-28页 |
2.2.1 大学的办学特色 | 第25-26页 |
2.2.2 独特的自然景观 | 第26-27页 |
2.2.3 历史文脉 | 第27-28页 |
2.2.4 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 | 第28页 |
2.3 大学校园景观中文化的作用与重要性 | 第28-31页 |
2.3.1 美学意义 | 第29-30页 |
2.3.2 教育意义 | 第30-31页 |
2.3.3 生态意义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中文化传承的现状及问题 | 第32-42页 |
3.1 国内大学校园景观更新中文化传承现状 | 第32-33页 |
3.2 大学老校区景观更新中文化传承的缺失现象 | 第33-36页 |
3.2.1 单纯满足功能性忽略校园景观建筑更新中文化的延续性 | 第33-34页 |
3.2.2 对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欠缺更新延续 | 第34-35页 |
3.2.3 校园特有历史人文的缺失 | 第35页 |
3.2.4 老校区景观空间缺少人性化 | 第35-36页 |
3.3 大学新校区景观更新中文化传承的缺失现象 | 第36-40页 |
3.3.1 趋于同质化的设计模式 | 第36页 |
3.3.2 缺乏对尺度问题的重视 | 第36-37页 |
3.3.3 忽略与老校区间内在的文化延续 | 第37-38页 |
3.3.4 更新中对地域性文脉重视不足 | 第38-40页 |
3.3.5 景观与建筑的协调性缺失 | 第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大学校园景观更新的策略和方法 | 第42-59页 |
4.1 文化传承视角下大学校园景观更新的发展需要 | 第42-45页 |
4.1.1 对生态化的需求 | 第42-44页 |
4.1.3 对园林化需要 | 第44页 |
4.1.4 对人性化的需求 | 第44-45页 |
4.2 基于文化传承的大学校园景观更新原则 | 第45-47页 |
4.2.1 依托文脉继承大学文化传统及办学特色 | 第45-46页 |
4.2.2 因地制宜结合校址地域性特征 | 第46-47页 |
4.3 基于文化传承对校园景观更新的宏观策略 | 第47-52页 |
4.3.1 基于文化传承的大学校园绿化景观更新 | 第47-49页 |
4.3.2 基于文化传承的大学校园功能分区更新 | 第49-52页 |
4.4 基于文化传承对校园景观更新微观尺度的措施与方法 | 第52-58页 |
4.4.1 基于文化传承的建筑更新措施 | 第52-53页 |
4.4.2 基于文化传承的植物更新措施 | 第53-55页 |
4.4.3 基于文化传承的场地更新措施 | 第55-56页 |
4.4.4 基于文化传承的雕塑小品措施 | 第56-57页 |
4.4.5 基于文化传承的道路景观措施 | 第57-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景观更新设计 | 第59-70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59页 |
5.2 现状分析 | 第59-61页 |
5.3 景观更新目标 | 第61-63页 |
5.4 分区更新构思策略及方案 | 第63-69页 |
5.4.1 学校南门入口景观更新 | 第63-65页 |
5.4.2 校前广场区景观更新 | 第65-67页 |
5.4.3 秋浦景观区景观更新 | 第67-68页 |
5.4.4 体育休闲区山体景观更新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0-71页 |
6.1 结语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