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学(物理冶金)论文--金相学(金属的组织与性能)论文--金属的性能论文

Fe-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21页
    1.1 引言第9页
    1.2 金属高温氧化的定义及过程第9-12页
    1.3 影响抗高温氧化的主要因素第12-13页
    1.4 Fe-Al铸态合金第13-14页
    1.5 稀土元素对高温合金氧化性能的影响第14-17页
        1.5.1 稀土元素的添加方式第15页
        1.5.2 稀土元素的作用模型第15-16页
        1.5.3 稀土效应第16-17页
    1.6 稀土元素对Fe-Al铸态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第17-18页
    1.7 晶粒大小对合金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第18-19页
    1.8 稀土元素和晶粒细化对高温合金性能的综合影响第19-20页
    1.9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0-21页
        1.9.1 研究意义第20页
        1.9.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1-24页
    2.1 实验原理第21页
    2.2 高温氧化设备简介第21-22页
    2.3 样品制备第22-23页
    2.4 高温氧化实验第23页
    2.5 氧化膜的表征第23-24页
第3章 Fe-Al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第24-48页
    3.1 Fe-Al合金体系在700、800和900℃恒温氧化的高温氧化行为第24-36页
        3.1.1 氧化动力学第24-29页
        3.1.2 氧化膜的形貌及组成第29-36页
    3.2 Fe-Al合金体系在700和800℃循环氧化的高温氧化行为第36-45页
        3.2.1 氧化动力学第37-39页
        3.2.2 氧化膜的形貌及组成第39-45页
    3.3 讨论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Fe-Al-Y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第48-74页
    4.1 Fe-Al-Y合金体系在700、800和900℃恒温氧化的高温氧化行为第48-63页
        4.1.1 氧化动力学第48-53页
        4.1.2 氧化膜的形貌及组成第53-63页
    4.2 Fe-Al-Y合金体系在700和800℃循环氧化的高温氧化行为第63-72页
        4.2.1 氧化动力学第63-66页
        4.2.2 氧化膜的形貌及组成第66-72页
    4.3 讨论第72-73页
    4.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5章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然海水环境中材料的应力腐蚀试验技术及材料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硅废料自蔓延合成氮化硅/碳化硅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