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张适用的实证考察--以北大法意的451个案例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8-9页
一、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张适用的领域第9-16页
    (一)本罪的扩张适用在司法实践领域的表现第9-14页
        1.交通领域第9-11页
        2.社会生活领域第11-13页
        3.公共财产领域第13页
        4.食品安全领域第13-14页
    (二)本罪的扩张适用在司法解释领域的表现第14-16页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张适用的特征分析第16-25页
    (一)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越界第16-18页
        1.过度注重危害后果而忽视“危险方法”第16-17页
        2.忽视本罪危害结果的严重程度第17-18页
        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具体的危险犯第18页
    (二)放弃使用特别法而采用一般法第18-20页
        1.关于非法买卖、运输、储存危险物品罪第18-19页
        2.关于危险物品肇事罪第19-20页
        3.关于放火罪、爆炸罪、决水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第20页
    (三)顺应民意严惩犯罪分子以达警示目的第20-23页
        1.民众朴素的观念希望采用重罪第21-22页
        2.媒体曝光让民众清楚的了解案件事实第22页
        3.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存的案件倾向采用本罪第22-23页
    (四)同案异判的现象显著第23-25页
        1.同一案件中两被告人罪名不一致第23页
        2.一致的案情在不同的法院出现不一致的判决第23-25页
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张适用的原因分析第25-35页
    (一)法条自身存在易被误读的缺陷第25-28页
        1.对于本罪中“其它危险方法”的理解第25-27页
        2.司法实践中不能正确适用本罪的情况第27-28页
    (二)对于“危险方法”、“公共安全”进行过度扩张、甚至类推解释第28-33页
        1.明确本罪是具体危险犯第28-29页
        2.正确理解本罪中的“不特定人”第29-30页
        3.准确理解本罪的危害结果第30-31页
        4.将社会法益置于个人法益之前第31页
        5.准确定位本罪所对应的刑罚第31-33页
    (三)公众舆论的重刑主义诉求助推该罪的过度扩张适用第33-35页
        1.针对安全事故类案件民众倾向处以重罪第33-34页
        2.针对环境案件民众倾向处以重罪第34页
        3.民意的导向影响着公众舆论的走向第34-35页
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扩张适用的应对第35-44页
    (一)合理平衡罪刑法定原则与自由裁量权的关系第36-37页
        1.司法工作人员应树立对法律的信仰第36页
        2.司法工作人员应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第36页
        3.正确理解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第36-37页
        4.准确处理罪刑法定与自由裁量之间的关系第37页
    (二)刑事立法的推进第37-39页
        1.立法在应对公众舆论时可以有所偏移第38-39页
        2.立法上明确本罪“其它危险方法”第39页
    (三)完善司法解释第39-41页
    (四)降低公众舆论对于本罪扩张适用的影响第41-44页
        1.民众应当要提升自己的理解、辨识能力和认知水平第41-42页
        2.完善民众参与机制势在必行第42页
        3.刑法并非处理社会问题的唯一手段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刑法中的妨害公务罪
下一篇:农民工市民化背景下的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