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贪污贿赂罪论文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立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8-10页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页
    1.2 研究方法第8-10页
第2章 商业贿赂犯罪概述第10-16页
    2.1 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第10-13页
        2.1.1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现状第10页
        2.1.2 商业贿赂犯罪的概念第10-13页
    2.2 商业贿赂犯罪的特点第13-14页
        2.2.1 行为的多重违法性第13页
        2.2.2 犯罪行为的隐蔽性、高发性第13-14页
    2.3 商业贿赂犯罪的成因第14-16页
        2.3.1 社会原因——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第14页
        2.3.2 历史原因——“权钱”交易的传统观念第14-15页
        2.3.3 法治原因——法网松懈,管辖混乱,监管不严第15-16页
第3章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立法缺陷第16-22页
    3.1 罪名设置缺失第16页
    3.2 罪状设置缺陷第16-18页
        3.2.1 “非公务型”的罪状设置缺陷第16-17页
        3.2.2 “公务型”的罪状设置缺陷第17-18页
    3.3 刑罚设置缺陷第18-19页
        3.3.1 部分罪名罚金刑的缺失第18页
        3.3.2 受贿罪刑罚设置的僵化第18-19页
    3.4 法律适用问题第19-22页
        3.4.1 受贿后枉法的不应数罪并罚第19页
        3.4.2 关于回扣的法条解释问题第19-22页
第4章 域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比较第22-28页
    4.1 域外商业贿赂犯罪立法情况第22-25页
        4.1.1 我国台湾地区的商业贿赂犯罪立法第22-23页
        4.1.2 日本的商业贿赂立法第23页
        4.1.3 德国的商业贿赂立法第23-24页
        4.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关于商业贿赂的规定第24-25页
    4.2 我国和域外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立法之比较第25-28页
        4.2.1 立法模式方面第25-26页
        4.2.2 是否区分公务型与非公务型商业贿赂犯罪方面第26页
        4.2.3 是否规定基本犯与加重犯方面第26页
        4.2.4 贿赂的范围界定方面第26-27页
        4.2.5 索贿行为界定方面第27-28页
第5章 我国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第28-33页
    5.1 《刑法修正案(九)》对商业贿赂犯罪的完善第28-30页
        5.1.1 刑罚设置方面第28-29页
        5.1.2 罪名设置方面——增设了“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第29-30页
    5.2 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第30-31页
        5.2.1 将第三章第三节改为“妨害对公司、企业、其他单位管理秩序罪”第30-31页
        5.2.2 增设“非公务型”商业贿赂单位犯罪第31页
        5.2.3 对受贿罪予以修正第31页
    5.3 对商业贿赂犯罪打击程序的改进第31-33页
第6章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后记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崔某某与某某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股东知情权纠纷案的评析
下一篇:物权生态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