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前言 | 第7-9页 |
第一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基础 | 第9-17页 |
一、必要性分析 | 第9-10页 |
二、法律基础 | 第10-13页 |
(一)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的法制化 | 第10-12页 |
(二) 国际社会治理模式的形成 | 第12-13页 |
三、现实基础 | 第13-17页 |
(一)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的投资状况 | 第13-16页 |
(二) 沿线国家的一体化参与程度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对现有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评析 | 第17-28页 |
一、现有国际投资争端机制概述 | 第17-26页 |
(一) 多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 第17-23页 |
(二) 区域性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 第23-25页 |
(三) 双边投资争端解决机制 | 第25-26页 |
二、国际投资争端机制分析 | 第26-28页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 | 第28-34页 |
一、构建思路 | 第28-29页 |
(一) 灵活的制度安排 | 第28页 |
(二) 鼓励外交解决途径 | 第28-29页 |
二、价值选择 | 第29页 |
(一) 公平价值 | 第29页 |
(二) 效率价值 | 第29页 |
(三) 自由选择价值 | 第29页 |
三、管辖权冲突问题 | 第29-30页 |
四、程序构想 | 第30-31页 |
(一) 友好解决方式 | 第30页 |
(二) 磋商程序 | 第30-31页 |
(三) 仲裁程序 | 第31页 |
五、具体构想 | 第31-34页 |
(一) 政府间争议解决 | 第32-33页 |
(二) 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争议解决 | 第33-34页 |
第四部分 与构建“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相关的问题 | 第34-41页 |
一、我国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制对接问题 | 第34-35页 |
二、是否将用尽当地救济作为前置程序问题 | 第35-38页 |
三、是否引入报复机制的问题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