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新型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言第12-24页
    1.1 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第12-17页
        1.1.1 电化学酶传感器第13-16页
            1.1.1.1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1.1.1.2 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1.1.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第16-17页
    1.2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17-19页
        1.2.1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的简介第17-18页
        1.2.2 生物质多孔碳材料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第18-19页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19-20页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简介第19-20页
        1.3.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第20页
    1.4 纳米材料及其在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0-22页
        1.4.1 纳米材料的简介第20-21页
        1.4.2 金属纳米材料在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1页
        1.4.3 碳纳米管材料在生物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1-22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在超低离子浓度下基于银纳米颗粒氧化新型电导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第24-36页
    2.1 前言第24-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7页
        2.2.1 试剂第25-26页
        2.2.2 实验仪器第26页
        2.2.3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第26页
        2.2.4 利用电导仪检测葡萄糖第26-2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7-34页
        2.3.1 银纳米颗粒(CCAgNPs)的表征第27-28页
        2.3.2 新型过氧化氢(H_2O_2)的电导率传感第28-30页
        2.3.3 新型葡萄糖电导率生物传感器第30-32页
        2.3.4 新型葡萄糖电导率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重复性第32-34页
        2.3.5 实际样品中葡萄糖的检测第34页
    2.4 结论第34-36页
第三章 基于三维多孔碳/葡萄糖氧化酶的新型葡萄糖传感第36-47页
    3.1 前言第36-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39页
        3.2.1 试剂第38页
        3.2.2 实验仪器第38页
        3.2.3 GOD/3D-KSCs电极的制备第38-3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9-46页
        3.3.1 GOD/3D-KSCs电极的表征第39-40页
        3.3.2 GOD/3D-KSCs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第40-43页
        3.3.3 GOD/3D-KSCs电极的电催化特性第43-44页
        3.3.4 生物传感器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再现性第44-45页
        3.3.5 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和对实际样品中葡萄糖的检测第45-46页
    3.4 结论第46-47页
第四章 基于生物多孔碳材料构筑的超灵敏免疫传感器用于癌胚抗原的检测第47-68页
    4.1 前言第47-49页
    4.2 实验部分第49-53页
        4.2.1 试剂第49页
        4.2.2 BSA-Ab_1/CHIT-AuNPs/3D-KSCs一体电极的制备第49-50页
        4.2.3 AuNPs-Ab_2-GOD-ConA信号探针的制备第50-52页
        4.2.4 癌胚抗原(CEA)的检测过程第52页
        4.2.5 仪器设备第52-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67页
        4.3.1 BSA-Ab_1/CHIT-AuNPs/3D-KSCs电极的表征第53-55页
        4.3.2 AuNPs-Ab_2-GOD-ConA信号探针的表征第55-57页
        4.3.3 新型pH开关行为免疫传感器的检测原理第57-58页
        4.3.4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58-59页
        4.3.5 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CEA的检测第59-66页
        4.3.6 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选择性和实际样品的检测第66-67页
    4.4 结论第67-68页
第五章 基于MP-11@mesoMOFs/三维多孔碳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构建第68-80页
    5.1 前言第68-69页
    5.2 实验部分第69-71页
        5.2.1 试剂第69-70页
        5.2.2 MP-11/Tb@mesoMOFs/CHIT-AuNPs/3D-KSCs电极的制备第70-71页
        5.2.3 实验仪器第7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1-78页
        5.3.1 MP-11/Tb@mesoMOFs/CHIT-AuNPs/3D-KSCs电极的表征第71-74页
        5.3.2 MP-11/Tb@mesoMOFs/CHIT-AuNPs/3D-KSCs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第74-75页
        5.3.3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75-76页
        5.3.4 MP-11/Tb@mesoMOFs/CHIT-AuNPs/3D-KSCs电极对H_2O_2的电催化响应第76-78页
        5.3.5 MP-11/Tb@mesoMOF/CHIT-AuNPs/3D-KSCs电极选择性、再现性和稳定性的研究第78页
    5.4 结论第78-80页
第六章 基于Tb-MOFs/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构筑的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第80-90页
    6.1 引言第80-81页
    6.2 实验部分第81-83页
        6.2.1 试剂第81-82页
        6.2.2 Tb@MOF-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82页
        6.2.3 GDH/MG-Tb@MOF-CNTs/GCE的制备第82页
        6.2.4 仪器设备第82-83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83-89页
        6.3.1 Tb@MOF-CNTs及MG-Tb@MOFs-CNTs的表征第83-84页
        6.3.2 GDH/MG-Tb@MOFs-CNTs/GCE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第84-87页
        6.3.3 GDH/MG-Tb@MOF-CNTs/GCE修饰电极的电催化性能研究第87-88页
        6.3.4 GDH/MG-Tb@MOF-CNTs/GCE葡萄糖传感器的选择性、稳定性、重复性、重现性第88-89页
    6.4 结论第89-90页
论文总结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126-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土取代的新型多钨氧酸盐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下一篇:四川理县桃坪冰水堆积体强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