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2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9页 |
1.2.1 裂隙性岩石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1.2.2 裂隙性围岩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 第15-16页 |
1.2.3 裂隙性围岩力学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6-18页 |
1.2.4 裂隙性围岩力学特性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颗粒流细观软件PFC2D特点与功能概述 | 第22-31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颗粒流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23-27页 |
2.2.1 基本假定 | 第23页 |
2.2.2 物理模型 | 第23-25页 |
2.2.3 接触模型 | 第25-27页 |
2.3 颗粒流模型边界条件及物理参数确定 | 第27-29页 |
2.3.1 边界条件 | 第27-28页 |
2.3.2 时步确定 | 第28-29页 |
2.3.3 微裂纹表示方法 | 第29页 |
2.4 颗粒流模型计算的一般过程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裂隙岩体试样的PFC2D数值模拟 | 第31-5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细观参数对宏观参数的影响分析 | 第31-35页 |
3.2.1 颗粒接触刚度对材料宏观参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颗粒间法相强度对材料宏观参数的影响 | 第33页 |
3.2.3 颗粒半径系数对材料宏观参数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4 摩擦系数对材料宏观参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 流纹岩单轴压缩试验的PFC2D数值模拟 | 第35-41页 |
3.3.1 流纹岩室内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介绍 | 第35-36页 |
3.3.2 PFC2D细观参数标定 | 第36-37页 |
3.3.3 单轴压缩试验的PFC2D数值模拟分析 | 第37-41页 |
3.4 岩体裂隙扩展和贯通机制概述 | 第41-43页 |
3.5 裂纹对岩体试样屈服破坏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43-54页 |
3.5.1 单轴压缩下单裂纹扩展贯通颗粒流模拟试验 | 第43页 |
3.5.2 单轴压缩下单裂隙岩石破坏机制数值模拟分析 | 第43-49页 |
3.5.3 单轴压缩下双裂纹扩展贯通颗粒流模拟试验 | 第49页 |
3.5.4 断续双裂隙岩石试样破坏机制分析 | 第49-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城门拱形隧洞数值模拟研究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洞室围岩双轴压缩数值模拟 | 第55-60页 |
4.2.1 城门拱形隧洞模型试验概述 | 第55-56页 |
4.2.2 洞室围岩双轴压缩数值模拟 | 第56-57页 |
4.2.3 模拟和实验结果对比验证 | 第57-60页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4.3.1 城门拱形洞室围岩裂纹扩展模式 | 第60-62页 |
4.3.2 城门拱形洞室围岩的应力特征 | 第62-63页 |
4.4 洞室围岩的尺寸效应研究 | 第63-68页 |
4.4.1 概述 | 第63-64页 |
4.4.2 模拟试验 | 第64页 |
4.4.3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4-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预置节理的洞室围岩数值模拟研究 | 第69-89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单节理城门拱形隧洞颗粒流数值模拟 | 第69-80页 |
5.2.1 模拟方案确定 | 第69-70页 |
5.2.2 数值模型建立 | 第70-71页 |
5.2.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71-80页 |
5.3 多节理城门拱形隧洞破裂机理研究 | 第80-88页 |
5.3.1 模拟方案确定 | 第80页 |
5.3.2 数值模型建立 | 第80-81页 |
5.3.3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81-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1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 | 第89-90页 |
2 问题与展望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