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综述 | 第9-29页 |
1.1 金属纳米簇 | 第9页 |
1.2 铜纳米簇 | 第9-27页 |
1.2.1 铜纳米簇的光学性质 | 第9-10页 |
1.2.3 铜纳米簇的合成 | 第10-16页 |
1.2.4 基于铜纳米簇的荧光传感器 | 第16-27页 |
1.3 本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第2章 研究报告 | 第29-83页 |
2.1 铜纳米簇荧光法检测链霉亲和素 | 第29-39页 |
2.1.1 引言 | 第29-30页 |
2.1.2 实验部分 | 第30-31页 |
2.1.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8页 |
2.1.4 小结 | 第38-39页 |
2.2 以DNA为模板的铜纳米簇荧光稳定性研究 | 第39-54页 |
2.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2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3页 |
2.2.4 小结 | 第53-54页 |
2.3 组蛋白与DNA相互作用对铜纳米簇荧光性能的增强 | 第54-73页 |
2.3.1 引言 | 第54-55页 |
2.3.2 实验部分 | 第55-58页 |
2.3.3 结果与讨论 | 第58-73页 |
2.3.4 小结 | 第73页 |
2.4 基于光电子诱导转移荧光法高灵敏度检测核酸外切酶Ⅲ活性 | 第73-83页 |
2.4.1 引言 | 第73-75页 |
2.4.2 实验部分 | 第75页 |
2.4.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1页 |
2.4.4 小结 | 第81-83页 |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