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现代针灸的趨势 | 第11-15页 |
第一节 中、西方国家对针灸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一、古代针灸探讨 | 第11页 |
二、现代新派针灸-董氏奇穴学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董氏简介和临床应用 | 第12-15页 |
一、临床应用简述 | 第12-14页 |
二、董氏的身体区分生物全息论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传统针灸与董氏奇穴针灸基理和分布 | 第15-17页 |
第一节 传统针法穴位 | 第15页 |
第二节 董氏奇穴分布 | 第15页 |
第三节 董氏奇穴特色 | 第15-17页 |
第三章 传统针法与董氏奇穴治疗比较项 | 第17-21页 |
第一节 传统针灸与董氏奇穴的对应表(表1) | 第18-21页 |
第四章 董氏奇穴与传统针灸同位异名穴位 | 第21-32页 |
第一节 董氏奇穴一一部位至十十部位的代表 | 第21-23页 |
第二节 董氏奇穴与十四正经腧穴的相似位置对照表(表2) | 第23-31页 |
第三节 相似腧穴位置对照的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五章 董氏奇穴和相似的传统腧穴主治比较 | 第32-59页 |
第一节 一一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3) | 第32-33页 |
第二节 二二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4) | 第33-37页 |
第三节 三三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5) | 第37-39页 |
第四节 四四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6) | 第39-40页 |
第五节 五五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7) | 第40-41页 |
第六节 六六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8) | 第41-47页 |
第七节 七七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9) | 第47-52页 |
第八节 八八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10) | 第52-53页 |
第九节 九九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11) | 第53-54页 |
第十节 十十部位主治比较表与论述(表12) | 第54-59页 |
结果综述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