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基本理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概念与特点 | 第12-14页 |
一、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特点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一、诉权理论 | 第14-15页 |
二、正当当事人理论 | 第15-16页 |
三、诉讼信托理论 | 第16页 |
四、诉的利益理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域外考察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 | 第18-20页 |
一、法国 | 第18-19页 |
二、德国 | 第19页 |
三、日本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 | 第20-21页 |
一、英国 | 第20-21页 |
二、美国 | 第21页 |
第三节 总结分析 | 第21-25页 |
一、行政机关 | 第22页 |
二、检察机关 | 第22-23页 |
三、社会组织 | 第23页 |
四、公民个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 第25-36页 |
第一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 第25-29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25-28页 |
二、立法上的不足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中各类主体的司法实践现状及不足 | 第29-36页 |
一、行政机关 | 第29-31页 |
二、检察机关 | 第31-32页 |
三、社会组织 | 第32-33页 |
四、公民个人 | 第33-36页 |
第四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主体范围的扩展 | 第36-49页 |
第一节 行政机关 | 第36-37页 |
一、起诉方式 | 第36-37页 |
二、实行跨行政区域管辖 | 第37页 |
第二节 检察机关 | 第37-42页 |
一、明确诉讼中应遵循的原则 | 第39页 |
二、起诉方式 | 第39-42页 |
第三节 社会组织 | 第42-46页 |
一、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二、具体规则 | 第43-46页 |
第四节 公民个人 | 第46-49页 |
一、弥补诉讼动力 | 第46-47页 |
二、避免滥诉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