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山地丘陵地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分区研究--以吉安市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第9-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9页
        1.2.2 研究方法第9-10页
        1.2.3 技术路线第10-12页
2.研究基础第12-18页
    2.1 理论基础第12-14页
        2.1.1 相关概念第12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2页
        2.1.3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第12-13页
        2.1.4 地域分异理论第13页
        2.1.5 生态经济理论第13-14页
    2.2 研究进展第14-18页
        2.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4-15页
        2.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5-18页
3.吉安市区域概况第18-21页
    3.1 自然地理概况第18-19页
        3.1.1 地形地貌第18页
        3.1.2 气候特征第18-19页
        3.1.3 植被第19页
        3.1.4 矿产资源第19页
    3.2 社会发展现状第19页
        3.2.1 经济发展现状第19页
        3.2.2 城镇化水平第19页
        3.2.3 基础设施第19页
    3.3 吉安市国土空间开发总体定位第19-21页
4.区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及功能分区指标体系构建第21-32页
    4.1 选取原则第21页
    4.2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选取第21-26页
        4.2.1 开发潜力子系统第21-23页
        4.2.2 开发强度子系统第23-25页
        4.2.3 资源承载力子系统第25-26页
    4.3 数据来源第26-27页
    4.4 权重计算第27-28页
    4.5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及结果第28-32页
        4.5.1 开发潜力第28-29页
        4.5.2 开发强度第29-30页
        4.5.3 资源承载力第30-32页
5.吉安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分析第32-49页
    5.1 数理统计特征第32-36页
        5.1.1 标准差与变异系数第32-35页
        5.1.2 SPSS聚类分析第35-36页
    5.2 空间分布特征第36-44页
        5.2.1 冷热点分析第36-38页
        5.2.2 SDE分析第38-42页
        5.2.3 趋势分析第42-44页
    5.3 吉安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第44-49页
        5.3.1 评价方法第44-47页
        5.3.2 评价结果第47-49页
6.吉安市国土空间开发功能分区划分及发展方案第49-56页
    6.1 划分方法第49-50页
    6.2 划分结果第50-52页
    6.3 分区发展方向第52-56页
        6.3.1 生态建设区第52页
        6.3.2 农业生产区第52-53页
        6.3.3 城镇发展区第53-55页
        6.3.4 禁止开发区第55-56页
7.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7.1 结论第56页
    7.2 研究创新第56-57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第62-70页
致谢第70-71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集团营改增财务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省域绿色竞争力的动态监测实证研究